第八百四十章 張飛似乎有點頭腦?(第2/3頁)

而相比於車師後國的復雜經歷,車師前國就更加明確一點,打一開始就是漢帝國的狗腿子。

更別說車師後國王族一整個家族都被董卓和趙琦玩了消消樂,看著那一大家族的經過處理之後樣貌很是鮮明的腦袋,車師前國的王還敢說什麽呢?

一聽漢使來了,屁顛屁顛的親自出城迎接漢使,把狗腿子的屬性發揮到極致,生怕董卓有什麽不滿意的,連帶著那一千漢軍鐵騎也成為他的座上賓,立刻奉上熱飯熱菜,還有美味的酒水,請他們大吃大喝一頓,然後想詢問來意。

得知董卓是來巡視西域、宣揚國威的,車師前國的王就非常郁悶。

您說您老人家來巡視西域宣揚國威就宣揚吧,至於用那麽多腦袋來宣揚國威嗎?

當然這種話他不敢說出來,只能說好話,說什麽大漢與他們國家中斷聯系十好幾年了,舉國上下都在渴望著漢帝國的歸來,舉國上下翹首以盼,望穿秋水,就等著大漢皇帝的詔令傳過來,好讓他們這些遊子找到他們真正的故鄉。

這位王好像還挺擅長漢學,肚子裏還有點墨水,至少比董卓這個打打殺殺起家的大老粗要有文采。

所以董卓聽了他高濃度拍馬屁的話,很高興,哈哈大笑著誇獎了他,順帶著把車師前國的那群蠢貨狠狠的罵了一頓。

之後,在達成了派人前往雒陽朝貢的消息之後,董卓和趙琦也不久留,南下前往墨山國。

不過出發之前,車師前國的王告訴董卓,墨山國,還有他們將要去的危須國、尉犁國,其實現在都類似於焉耆國的藩屬國。

焉耆國曾經是一個比較強大的有戰鬥力的國家,西漢末年東漢初年那一段時間,焉耆國多次和漢帝國勢力作對,還曾殺過不少漢帝國的官員與軍隊。

後來班超平定西域的時候,統領西域各國聯軍六萬多人討伐焉耆國、危須國和尉犁國,獲得勝利,這才平定焉耆國。

但是焉耆國雖然被平定,沒過多久,北匈奴勢力強大,焉耆國又倒向了北匈奴,繼續和漢帝國作對,漢帝國前後在這個國家身上吃了不少虧。

後面焉耆國被狠狠打擊,很是消停了一陣子,做了一陣子漢帝國的小老弟,劉宏登基之初,焉耆國還曾跟著漢帝國官員討伐疏勒國。

不過隨著漢帝國的衰弱,對焉耆國的影響力也日漸衰微,涼州之亂以後,焉耆國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於是焉耆國四處征戰,發揮自己長於戰鬥的優勢,各種打仗各種作妖,接連對曾經的小老弟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再次施加影響力,把它們重新變成了類似於藩屬國一樣的存在,有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意思了。

所以車師前國國王的意思就是董卓他們如果想要對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這三個小國施加影響力的話,肯定無法避開焉耆國,而焉耆國有五萬多人口,對外宣稱能幹仗的有兩萬人,是西域的戰鬥民族,十分剽悍。

而且焉耆國國境多山,多險要地勢,他打別人很容易,別人打他卻時有難處,否則當年班超面對焉耆國等三國的聯盟,也不需要動用整個西域的六萬多聯軍來行動了。

車師前國國王希望董卓等人多加小心,不要在陰溝裏翻船了。

他一番好意,董卓自然也聽進去了。

當年他在西域做官的時候,對焉耆國這塊硬骨頭也多有耳聞,眼下一看焉耆國又有了當年班超時代的架勢,便覺得這恐怕不是自己這一千人能解決的事情。

思來想去,他覺得有必要和張飛談一談這個事情,正好還沒離開,他就找來張飛,細細參詳。

張飛自然覺得沒什麽好怕的,區區一個五萬多人口的小國,還需要擔心?

兩萬人能打仗?

怕不是男女老幼齊上陣!

這樣的兩萬人有幾分戰鬥力?

不過話雖如此,張飛也意識到如果只靠董卓這一千人,想要對這隱隱約約有聯盟跡象的四個國家同時施加影響力,應該是有點難度的。

所以不能就那麽貿貿然的沖上去讓他們稱臣納貢,至少也要讓他們看到漢軍的實力,仔細掂量一下自己的輕重。

此番樞密院那邊批準用於西域巡視的兵力在一個營,董卓和他的副使一開始各用了一千人,也就是說,短時間內,張飛還能動用一千人的軍力給董卓使用。

三千漢騎在西漢時代或者在班超、班彪時代確實具備了足夠的影響力,確實可以以小博大調動西域諸國軍隊打一場盛大的代理人戰爭。

但是時過境遷,班氏家族留給漢帝國的影響力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新生的第三帝國需要重新在西域打開局面,只靠一場小規模的戰爭或許不夠,還需要更大規模的一系列戰鬥,才能最終確立【西域之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