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劉備有很多辦法能控制益州

涼州豪族實力弱小,已經被劉備馴服,成為了利益共同體的推動者,不再是麻煩。

三輔之地因為孟陀和馬日磾的合作,現在地方阻礙勢力也被馴服,不再是麻煩。

三河之地也不是很大的麻煩。

首先三河之地等於是東漢帝國的京畿之地,受到皇權影響比較大,地方獨立分離傾向比較弱小,更容易受到皇權的左右。

而且劉備的基礎團隊裏有相當數量的三河之地出身的人士,利用他們的關系,可以較為輕松的擺平三河之地的問題。

所以目前在三河之地的販鹽進程也走得比較快,從中平五年二月左右到現在,除開戰亂的影響導致河東郡的販鹽事業還沒有鋪開,河內郡與河南尹的販鹽事業已經開始鋪開了。

而益州在劉備看來就與弘農郡一樣,屬於是硬骨頭,比較難啃。

弘農軍就不說了,弘農楊氏這個龐然大物橫在這裏,圍繞著弘農楊氏的利益集團幾乎把持了弘農郡的方方面面。

弘農楊氏絕對不是什麽善男信女級別的家族,他們的發家主要就是因為漢羌戰爭的成就。

漢羌戰爭持續百年,全部的戰略物資都要從雒陽運輸過去,途中必然經歷弘農郡,楊氏在這個過程中對軍用物資到底下了多少手,到底吃了多少肉,沒人說的清楚。

但是毋庸置疑,三世三公弘農楊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真正發展壯大的,要是其中沒點什麽聯系,傻子也不相信。

時至今日,直接說弘農郡就是楊氏的封地或許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想要在弘農郡撬開資源缺口,沒有楊氏點頭,那難度還是相當的大。

至於為了販鹽就把楊氏打掉,這個目標還是有點遠大了,劉宏那邊也不是很願意,因為還要留著楊氏和古文學派打擂台。

所以販鹽計劃第一階段的行動就直接避開了弘農郡。

而益州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更因為交通比較不方便的問題,雒陽朝廷對益州的統治力不是太強,所以益州的豪強大族往往規模更大,勢力更強,影響力也更大,對中央的反制能力更強一些。

對於這種情況,除了加強交通,增加雒陽對益州的影響力之外,也就只有把控關鍵經濟資源更有效果。

經濟資源對古時候的平民來說沒什麽太大的影響,因為關鍵的經濟資源本身也不屬於他們,他們只需要一塊土地和相對穩定的局勢就能生活下來。

只有豪強大族和官宦勢力才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缺少了這些地方性質的經濟資源,他們桌上的飯菜就沒那麽奢華了,能調動的人力物力也就沒有那麽強大了。

所以對經濟資源的爭奪就是對豪強勢力的打擊。

雒陽掌控的越多,益州能夠對抗雒陽的本錢就越少,就越不成氣候。

益州最有利的經濟資源就是鹽,因為井鹽的存在,益州在鹽業這一塊是有非常大的利益的。

更有趣的是益州這裏還有很多“火井”存在,也就是天然氣井,聰明的益州人們很早就開始用天然氣井點火煮鹽,成本低,效果非常好。

益州用來制鹽的鹽井數以千、萬計,而一些著名產鹽地的鹽井則是被當地大家族掌控,比如著名的臨江甘氏家族。

他們掌控了地方鹽井,就掌控了食鹽的出產,且控制數千乃至上萬的鹽工,又有錢,又有人,勢力龐大,官府都拿他們沒辦法。

劉宏和張讓想要在這裏發售涼州細鹽,當然是可以的,涼州細鹽也有益州本地食鹽無法企及的品質,絕對能夠撕開益州鹽務的利益缺口。

但是疊加運費之後,還能否靠著正常手段壓低售價並且獲得足夠的收益以搶占市場份額,那是不好說的。

而且益州當地這些把控食鹽利益的大小家族們肯定不會只是在商言商,肯定會有各種盤外招來對抗涼州鹽。

益州本地也有不少人靠著煮鹽吃飯,一個不好被煽動起來群起而攻也是有可能的,到時候搞出了流血事件,就很難平復了。

所以說劉宏想要靠外來的涼州鹽在益州打天下,難度很大,劉備打心眼兒裏並不太看好劉宏的這個計劃。

但是想要獲得對益州的控制權,其實也沒那麽難,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規則,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遊戲方式,既然身在東漢,不如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比如,強權,君權神授的思想環境下帶來的強權。

與其大老遠的把涼州鹽歷盡千辛萬苦送到益州,不如就在益州本地奪取鹽井和鹽工就是了。

益州刺史那麽名正言順的官職,那麽多名正言順的職位和權力不去使用,實在是太傻了。

要是劉備擔任益州牧,或者哪怕是益州刺史,他都有一套很好的方式來對付益州本地豪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