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2/2頁)

老師擔任天下唯一一位州牧,此時正是天下矚目的關頭,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惡劣謠言,老師都是首當其沖,而冀州牧在任期間的功績又是老師返回雒陽出任三公的重要依仗,不能有失。

所以我建議,我們應當主動出擊,不能被動應付,應當主動向皇甫嵩或者朱儁那邊遞話,傳達我們的意思,就算不能取得好的結果,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無意於他們對立。”

劉備提出來的這種看法得到了學派的廣泛認同。

服虔、馬日磾和蔡邕等人都非常認同劉備的看法。

然後他們也得出了和今文學派差不多的觀點,即身為江東人的朱儁比身為涼州人的皇甫嵩更值得拉攏。

倒也有人提出了拉攏朱儁和他麾下的江東武人團體需要一些投名狀,需要一些政治資源,可古文學派的政治資源本就沒有今文學派那麽豐厚,現在還要拿出來分給他們,這卻如何是好?

對於這一點,袁隗倒是意外的看得很開。

“若是讓楊氏和朱儁聯手,於我而言難道不是最壞的局面嗎?遇事還是要看的長遠一些,一時的好處和長遠的好處,諸位應該看得比我這種老朽更加透徹一些,古文學派好不容易走到今日,難道諸位想要回到過去嗎?”

袁隗的這句話對整個會議的進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後便是對領袖鄭玄的詢問。

只要鄭玄點了頭,大家就可以放手去辦事了。

鄭玄又能有什麽看法呢?

這一切本就不是他所擅長的,眼睜睜看著大家夥兒從學者轉型為政客,他除了悲哀,還是悲哀。

然後點頭。

鄭玄點頭之後,古文學派就決定要和朱儁接觸了。

但是正如今文學派和涼州人及其余邊地武人的關系不好一樣,古文學派對純粹的武人也不是很友好,只是盧植這位大儒和劉備這位小儒恰巧會用兵。

對於軍功和武人,古文學派在人脈上確實不怎麽寬廣,主要依靠的就是盧植和劉備,以及通過他們擁有的軍隊關系。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們還真的較為被動。

尤其當盧植不在場的時候。

思慮片刻,鄭玄習慣性的看向了劉備。

“玄德,你可有什麽好辦法?”

劉備行禮。

“好辦法不敢說,但是我與錢塘侯部下孫堅頗有來往,或許可以通過他與錢塘侯見一面,探一探錢塘侯的口風。”

一群文鬥派大佬對於這些事情還真沒有盧植劉備師徒那麽在行,現在盧植不在,能發力的也就只有同樣很善於武鬥的劉備了。

盧植離開之後,劉備在古文學派的發言權雖然不能和盧植相提並論,但是出於對盧植的尊重和對劉備本人功勞的尊重,他說話,領導層也絕對不會無視。

鄭玄沉默片刻,便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劉備。

“那玄德,子幹不在,這件事情就多多仰仗你了。”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劉備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