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雒陽必勝客(第2/2頁)

而冀州是河北重要的產糧之地,河北人口眾多,如果不能穩住冀州的生產工作,那麽冀州必然會出現範圍性饑荒,很有可能釀成二次民變,那樣的話,對朝廷來說是個大負擔。

而冀州平叛就是盧植負責的,仗是他打的,他對冀州局勢也最為了解,現在也提出了很多有見識的建議,那麽讓他來負責冀州的戰後治理,難道不是最穩妥的選項嗎?

楊賜高調表示——我對他有信心!

接下來,楊賜還有第二個建議,那就是推薦盧植的高徒劉備出任冀州的縣令或者是郡守的職位。

楊賜認為,盧植善於治理地方,劉備是盧植的高徒,名師出高徒,劉備一定也很善於治理地方,偌大冀州讓盧植一個人負責肯定很艱難,那麽正應該讓劉備幫助他的老師一起面對困難局面,共同克服。

雖然劉備只有二十三歲,出任郡守還是有些年輕了,但是出任縣令問題不大,這方面就看朝廷如何斟酌。

他楊賜也是因為愛才之心,不忍心看著大好人才蹉跎歲月,越是厲害的人才,就越應該在大漢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努力為大漢服務,如此才能不負皇帝陛下對他們的恩德。

楊賜的表奏上去之後,很快引起了古文學派的強烈反應,古文學派沒料到楊賜居然那麽不要臉的搶先上表搞偷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袁隗有些懊惱,因為覺得勝券在握就沒有搶先上表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傲慢了,沒想到慢人一步,居然給楊彪整出了那麽大個幺蛾子。

這下可不好了。

袁隗於是趕快做出補救措施,立刻上表給劉宏,建議劉宏召回盧植。

在他看來,劉備倒是無所謂,但是盧植必須要回來。

盧植多年為朝廷平定叛亂、經略四方,名望很大,功勞很高,天下聞名,已經完全符合擔任朝廷三公、為百官表率的需要,所以袁隗強烈建議皇帝應當拜盧植為太尉,並且賦予錄尚書事的權力。

他也表示自己很贊同楊賜的意見,盧植的確是大漢第一能吏,既然如此,那就更不應該僅僅只是放在一州之地,而應該放在中央,放在雒陽,為天子分憂,為天下分憂。

至於現任太尉楊賜……

可以轉任司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