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聯盟“改版”,李萬對新賽季的野望(第5/7頁)

6月25日,NBA一年一度的選秀大會到來。

格裏芬在選秀大會開始前一天給李萬來了一個電話,今年的次輪簽被送出去了,但還有一個首輪29順位簽,這個簽位可以用來撿漏。

李萬照例看了一眼名單,隨後便選擇了一個眼熟的名字……

將名單給了格裏芬後,李萬再一次慶幸自己是個“穿越者”,這種“未蔔先知”的感覺真的太爽了。

塔圖姆第一次作為主持人站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臉上還帶著幾分緊張,但是在聽到現場瘋狂的噓聲後,也是立馬不緊張了。

嗯……

就是這個味!

今年的首輪第一順位簽屬於太陽隊,他們也跟原本一樣選擇了德安德烈-艾頓。

就這家夥的發揮而言,說真的,你還真不能說這個“狀元郎”是“水貨”……新秀賽季便場均可以砍下16.3分加10.3籃板,之後更是成為了聯盟新的“兩雙機器”代表……

一個很誇張的數字,從他新秀賽季進入NBA一直到2022~2023賽季為止,他每個賽季常規賽都能貢獻“兩雙”數據。

單看數據表現,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什麽“鐵血硬漢”。

畢竟可以保護下籃板,在過去的聯盟,就沒有幾個“軟蛋”。

偏偏在“小球時代”,也可能是身高在那擺著,搶籃板確實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反正這哥們有籃板數據是不假,可這家夥的球風軟也是真軟。

在歷屆狀元裏,他的能力肯定不算最“水”,但球風肯定可以競爭一下“最軟狀元朗”。

在NBA的選秀大會,一直有這麽一個“魔咒”,叫做“狀元榜眼必水一個”,其他年份不知道,反正在今年,就李萬所知道的,應該是不成立的。

因為第二順位的馬文-巴格利,雖然說沒有成為“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但他常年可以貢獻“場均14加7”的數據。

要說這哥們也是個“神人”!

這家夥作為“脆骨”,從新秀賽季每年都只能打二三十場比賽,然後必定遭遇賽季報銷級別的傷病,可饒是如此他場均還是可以拿到14加7的數據,這數據再往前一步,便是頂尖內線。

原本首輪第二順位選下了他的國王隊管理層因此糾結了三四年的時間,在放棄跟繼續培養,報以期待之間反復橫跳,最終隨著他4個賽季才打了100場左右的比賽,方才終於放棄了他。

不過,國王隊是原本的首輪第二順位,今年的首輪第二順位屬於紐約尼克斯,他們在權衡過後,還是將他給拿走了。

沒辦法!

這家夥的選秀模板實在太香了,阿瑪雷-斯塔德邁爾加上克裏斯-波什,這完全就是“小球時代”頂級四號位的最佳模板,再加上聯盟剛剛發出通告,將“三秒區”恢復了原本的大小,像巴格利這樣的新秀就更有培養的價值了!

反正,紐約尼克斯在選擇他的時候,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個未來的頂尖超巨在朝著他們招手了。

首輪第三順位還是跟原本一樣屬於小牛隊。

他們的操作也跟原本一樣,選下特雷-楊,交易得到首輪第五順位被老鷹隊選中的東契奇。

這兩個人單說新秀賽季,可以說是兩邊怎麽換都不虧,他們兩個人,特雷-楊在原本的新秀賽季場均可以貢獻19.1分8.1助攻,東契奇場均可以貢獻21.2分7籃板6助攻,都屬於“成熟賬號”進入聯盟。

但在幾年後,顯然是小牛隊更賺一點點。

特雷-楊的問題其實是大部分小個子球員共同的問題。

高出手換來的低效率。

在季後賽的舞台上,這樣的低效率無疑是致命的。

這也是使得5年之後,東契奇依舊是小牛隊的“非賣品”,但特雷-楊卻已經有了被老鷹隊管理層送走的心思。

今年整個的選秀大會就質量而言的話,除了頭部這幾個以外,其實質量並不算好。

尤其是從首輪第十順位後的中端以及後端,並沒有太多的新秀打出來。

不過這裏面就涉及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培養的方式不對,又比如說……

他們不像格裏芬,可以向李萬借一雙“慧眼”!

哥倫布探索者隊的首輪第29順位簽,李萬最終的選擇是原本第二輪才會被選中的賈倫-布倫森,這家夥原本被小牛隊選中,並獲得了不錯的上場時間,而且在小牛隊他很快便打出了身價,他被小牛隊送出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契奇跟他之間的關系並不好,賈倫-布倫森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球權,最終被送到了紐約尼克斯,那個賽季,他場均可以貢獻24分6助攻,絕對的一號位球星表現。

用首輪第27順位選下這麽一個球員,4年之後便是一份頂級戰力合同籌碼,怎麽著都不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