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改變(第2/2頁)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政策變化,很多公立醫院迎來了改制。醫院可以引入民間資本,改制成民辦非營利性醫院,也可以改制成民辦營利性醫院。

至於到底走哪條路,由醫院自主決定,政府核準即可。

為了避免醫院改制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實施辦法》中強調了“醫院機構的劃分要遵循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占據主體和主導地位。”

只是這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也分成兩種,一種是公立性質的,另外一種是民間性質。二者的區別就在於是否享受財政補助。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各地興起了賣醫院的舉措。走公立醫院的路子,財政要承擔巨大壓力,走剩下兩條路,財政就不會有負擔了。

至於最典型的宿遷,則是在隨後幾年把市內所有的公立醫院都賣完了。

……

94年分稅制改革後,鄉鎮衛生院補助下放到鄉鎮之後,高源他們縣就開始偷偷賣鄉鎮衛生院了。現在有了政策的許可,怕是所有的醫院都會被賣掉吧?

但出乎高源預料的是,他們縣並沒有跟上這趟潮流。縣中醫院和縣醫院都堅持公立舉辦,甚至連之前引入的科室承包也趁著這次醫療反腐被剔除出去了,兩家醫院實現了純公立。

鄉鎮衛生院的財政補助,縣裏承擔的比例也主動提了一部分上來,減輕鄉鎮財政的負擔。只是之前已經偷偷賣掉的那些,就沒有辦法了,也沒有收回的計劃。

現在政策放開了,張莊衛生院的牌子被拿了下來,原先暗搓搓放在旁邊很多年的“沈氏骨傷科專門醫院”的牌子被掛到了最上面,張莊衛生院的牌子反而放到了下面。

兩塊牌子的位置,實現了調換。

沈叢雲在醫院門口,看著高高懸掛的沈氏招牌,悵然出神了許久。

而高源在這樣的背景下,二次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