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發言(第2/2頁)

……

高源也沒閑著,這段時間走訪了不少鄉村,了解了很多情況。然後讓那些因病返貧的農民寫下自己的情況,又讓村裏的“鄉村醫生”寫了看法。

楊德貴還一直叫著自己沒什麽文化,更沒什麽文筆,寫不了什麽好東西。

高源要的就是真實感受,真聽真看真想法,要什麽文筆,越沒文筆越好。

王漢章嘴上說不敢自己亂動,但還是派人幫高源收集各種數據。向上頭匯報的時候,單拿主觀感受說話肯定是不行的,還是需要有客觀數據作為依據的。

這樣一統計,農民醫療支出的增長和年收入的增加比例就出來了。這一看,連王漢章自己都嚇一跳。醫療支出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家庭收入增長速度,怪不得會有因病返貧的事情。

既然事情是高源先挑起來的,邱新泉直接電話打到了他們縣裏,要求高源和他們新的衛生局長去首都開會。

於是,高源帶著一大堆信件和數據,匆匆趕到首都去了。

其他人則在當地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會議上,各個領導還有各方專家都發表了意見,說什麽的都有,意見不是很統一。

最後,輪到高源發言。

高源站了起來,本來他是準備好稿子的,可拿了起來,卻又放了下來。高源看著會議室裏的一眾領導和專家,他頓了頓,才懇切地說道:“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各位老師,各位同仁,各位……同志。”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從56年回鄉到現在,在農村從事醫療工作30年了。前兩年雖然調到縣裏籌建中醫院,但我只要放假就會回農村,我是真真切切看到了這些年的變化。”

“讓農民吃飽,是一個歷史性的難題。可經過這麽多年的努力,我們的農民真的逐漸能吃飽飯了,大家的日子是真的好過起來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可農民也是是人,也是吃五谷雜糧的,所以沒有人會不生病。可現在越來越高的醫療費用,把很多患病農民又拉回到吃不起飯的地步了。看病貴的問題,已經是擺在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面前最大的一道難關。”

“農民有什麽?他們沒有單位,沒有人會幫他們報銷醫藥費。土地是國家的,宅基地是集體的,他們想賣房賣地治病都做不到。小病靠熬,大病看命,我看過多少人因為做不起手術而選擇在家裏等死。”

“農民為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已經付出太多太多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大步踏上富強的道路了,可如果這條路上沒有農民的富強,那這條富強路還是完整的嗎?如果沒有農民的付出,這條富強路真的能走好嗎?”

“醫療是農民最後的保障,要想農民沒有後顧之憂地走上富強路,只有重啟合作醫療,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農民已經付出太多了,他們足夠可憐了,請各位……各位同志,不要拋下農民,不要忘了,他們是從一開始就在默默支持著我們的最底層的勞動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