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節 來臨,面對(第2/2頁)

更為關鍵的是,就算是你武人控制了軍中局面,那又如何?你能號令整個大周朝野聽命麽?

所以馮紫英毫不猶豫地讓老爹打消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念想,老老實實呆在一旁坐觀局勢變化才是正經。

今日的局面的確不好預判,就算是自己現在也沒有太大把握,但馮紫英卻很期待。

越是這等撲朔迷離的局勢才讓能勾起人的興趣,馮紫英也想看看走到最後一步,會有多少人來做出那份選擇。

抵達奉天殿時,重臣們已經來了七八人了。

但閣臣尚未有一人抵達,連排位最末的徐光啟都沒到。

馮紫英也不在意。

顧、官、喬三人來得晚一些正常,徐光啟是不太在意這個,唯獨馮紫英是按照正常情形來的,反而早了。

重臣會議之前,先要有內閣閣臣提名。

其實這就是一個過場程序,顧、官、喬都是閣臣,理所當然就成了候選人,但需要走這樣一個程序,馮紫英和徐光啟不會提名自身,那也就只有三名候選人。

馮紫英的到來,也引來了先到的幾人矚目。

馮紫英也注意到了正在說話的兩人,含笑點頭:“玄宰公(董其昌),伯達兄(陸彥章),來得早啊。”

“呵呵,早有早的好處,免得路上耽擱。”陸彥章也微笑著與董其昌兩人主動上前,“紫英來得這麽早,如此瀟灑,真的是無欲則剛麽?”

馮紫英挑眉一笑,“我也想有欲,但奈何時間不湊巧時機不成熟啊,且看六吉公、東鮮公和汝俊公他們三位的奮發吧。”

對著陸彥章和董其昌,馮紫英並沒有多少隱瞞遮掩。

其實這話對任何人也都可以說,現在他太年輕,資歷太淺,很多人對這個還很在乎,所以時機不成熟,但再等幾年也許就水到渠成了。

馮紫英的話引得陸彥章和董其昌都是笑了起來,“也未必,……”

馮紫英心中一動,松江士人在江南士人中影響力不小,陸彥章是光祿寺卿,董其昌是鴻臚寺卿,都是清貴衙門,但卻都是實打實正三品重臣,擁有投票權的。

理論上這兩位和顧秉謙都是南直士人,而且松江和蘇州素來一體,應該支持顧秉謙才對。

但同樣現在松江的紡織產業發展迅猛,棉布已經成為松江外銷最重要商品,而且造船業也在松江興起,商人的影響力也在擴大,陸董二人也應該感受到了一些這方面的變化,但馮紫英也不確定翁氏兄弟他們能在多大程度影響他們。

大理寺卿曹於汴和順天府尹賈化正說著話,見馮紫英過來,也是主動過來,閑聊了起來。

還沒有等多說幾句,殿外又有人陸續進來。

馮紫英一看,右都禦史楊漣和兵部左侍郎熊廷弼並肩而入,兩人都是湖廣士人的中堅。

戶部左侍郎孫慎行,禮部右侍郎姚宗文則是一直說著話進來了,緊跟著在他們後邊的是太常寺卿吳道南,這也是馮紫英熟人。

隨後進來的是徐光啟和工部右侍郎李之藻,這兩位都是信奉西教的士人,在整個重臣群體中也是格格不入。

孫承宗是和袁可立一起到的,也不知道是路上碰見的,還是越好一起的。

人都陸陸續續到了,孫居相孫鼎相兩兄弟與韓爌一道進來,看見了馮紫英,也都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禮部尚書李邦華與商部尚書朱國禎步速很慢,似乎在等著誰,後邊吏部左侍郎何士晉與刑部左侍郎陳於廷一道進來。

似乎在短短一炷香工夫,整個大殿內就有點兒人滿為患的感覺。

顧、官、喬三人到來算是為這一場盛會落下了一個最後注腳,也標志著這一場儀式正式進入倒計時。

就算是馮紫英也不得不佩服這三位的城府,至少在看到他們三人之間的談笑間完全看不出半點齟齬嫌隙。

養氣功夫做到這一步也不容易,完全看不出他們是真的胸有成竹,還是淡然處之了。

馮紫英倒也能理解,無論結果如何,作為士人領袖的風範還是要保持著,起碼要給旁人和同僚留下一個勝固欣然敗亦從容的偉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