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節 朝裏朝外,靜極思動(第2/2頁)

如果兩邊連成一片,這一片水塘也能加入進來,正好可以擴大大觀園中略顯狹窄的水域,使得整個二宅的後院更為遼闊壯觀。

想起來了興致,馮紫英將榮寧二宅的平面圖也拿了出來,細細拼接對照,覺得的確大有可為。

只是這要改造修建,花銷肯定不會小,雖然不可能像榮國府修大觀園花了三四十萬兩銀子那麽誇張,但是馮紫英粗略估算一下,如果要做得精致一些,只怕其八萬兩銀子都未必能打得住。

不過想到黛玉如果嫁過來,這三家子在一起,日後再添些人丁,就真的有些逼仄了,趁著府裏的女人們都還沒有添丁進口,早些把這些完善了,日後也能擇機搬進去了。

當然現在肯定還不能動,南北之戰關乎朝野的注意力,自己現在卻要搞這個,難免就被人腹誹,但先期規劃卻可以做起來。

……

齊永泰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筋骨,看了一眼喬應甲和韓爌,“汝俊,虞臣,怎麽突然間又說起紫英來了?”

“葉相和方相這幾日裏頻頻召見李邦華,我聽聞有意推薦其擔任順天府尹?”喬應甲臉色有些陰沉,旁邊韓爌臉色也不善。

齊永泰身形微微一滯,面色卻不變:“李邦華在陜西提刑按察使司擔任按察使已有三年,考功亦優,文采俱佳,轉任順天府尹亦是順理成章,並無不可,……”

喬應甲冷笑,“是麽?乘風兄,我卻聽聞,李邦華在陜西任上表現平平,之所以考功俱佳,不過是高攀龍對其另眼相看罷了,陜西眼下賊勢洶洶,他怕是覺得坐在那個位置上如坐針氈想要跑路吧?”

齊永泰忍不住皺眉,“汝俊,說話注意一些,什麽跑路,朝廷任免亦有用意,順天府不可長久沒有府尹,我知道你的意思,紫英雖然現在代理府務做得不錯,但是畢竟他太年輕,而且擔任府丞也不過一年時間,難道還能再破格提拔為府尹不成?別說是進卿中涵他們無法接受,便是我亦覺得有些出格了。”

“吳道南擔任幾年府尹,搞的一團糟,我看也不及沒有府尹這幾個月時日裏順暢,弄來一個李邦華,也許就會又成為第二個吳道南呢?”

喬應甲卻不肯罷休,他覺得現在齊永泰擔任閣老之後反而不及在吏部尚書時那麽剛強有力了,許多時候都囿於所謂的要顧全大局這個帽子,弄得束手束腳,被別人欺上門來都還要一味忍讓,這就讓他有些無法忍受了。

齊永泰輕輕一嘆。

他也不太贊同葉向高和方從哲的這個安排,倒不是說要惦記著把順天府尹位置留給馮紫英,關鍵是李邦華在陜西表現平平,現在陜西賊亂方起,不思如何協助留守西北軍平定賊亂,卻想要逃回朝中,讓他也有些膩歪。

但是他也知道李邦華是江右文人中的中堅力量,葉向高頗為欣賞,又於吏部尚書高攀龍交好,所以這回來之事基本上已經敲定了,但是否擔任順天府尹還未完全定下來,但是已經有了這個意向了。

李邦華也是一個精於文才,短於實務的,擔任這順天府尹一職雖說不至於像吳道南那般荒唐,但是齊永泰也一樣不看好,但此人卻還不像吳道南那樣既然自己不行就幹脆放手,若是一味攬著權力不放,勢必和馮紫英發生爭執,到時候只怕兩邊都討不了好。

齊永泰都已經在考慮如果李邦華擔任順天府尹,馮紫英往哪裏安排的問題了。

馮紫英在配合孫承宗籌辦軍務這一塊做得很不錯,孫承宗專門在齊永泰和張懷昌這裏都好生誇贊了一番,認為馮紫英有乃父之風,當可大用。

“汝俊,你要想一想,紫英在順天府丞這一年多,表現固然上佳,也得歷練,但是他現在要接任順天府尹明顯不現實,而且他大肆延攬私人,都察院禦史對其多有攻訐,你便是能壓又能壓得住多久?”齊永泰看著喬應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