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節 南下

就在一行人從鐵網山返回京師城時,義忠親王也回到了自己在安福胡同的府邸。

獨自回到書房略作思索,他就做出了決定。

“梓年,立即準備南下吧,就今日。”

“啊?”被招來的汪梓年大吃一驚,之前他主張南下,但是義忠親王不同意,但現在怎麽就突然改變了主意?

“孤和葉向高談了,希望監國,但是他斷然拒絕。”義忠親王顯得很平靜,“而且他一句不合規制,言外之意就是只會承認老四那一脈,……”

汪梓年無言以對,這些文臣哪有那麽容易就轉向的?

如果說牛繼宗大軍入城,控制了局面,也許還能逼迫他們一下,又或者誘使一些不得志者轉頭,但是像葉向高這種人,他可以下野日後復出,都很難直接就向己方輸誠,那他們這些士人的顏面名聲就別想要了。

“不再看一看?”這個時候汪梓年反而覺得有些拿不準了。

“不能再等了。”義忠親王這個時候倒是顯得格外決斷,“再等,等方從哲、齊永泰他們回京,反應過來拿定主意,孤就未必走得了了,現在他們就是拿不準父皇心思,孤也是狐假虎威,……”

“那太上皇那邊真的……”汪梓年有些遺憾地問道。

義忠親王搖了搖頭,“孤已經用了所有辦法,但都見不到父皇,太妃那邊也是盡說些沒用的話,孤安插的人帶出來的信只說父皇終日看書習字,……,不過葉向高他們也肯定派人試探過父皇的意思,父皇應該也沒有給他們好臉色,……”

“顧大人那邊……”汪梓年忍不住又問道。

“盧嵩對顧誠防範日甚,顧誠那點兒人手孤都差不多接手了,他頂多也就是在南北鎮撫司吏還有幾個私人罷了,難以攪動大局了,而且若無父皇的授意,他也不會再幫孤了。”義忠親王長嘆一聲,“孤也大概知道父皇的心意,但他卻是糊塗了,這般兩不相幫,其實卻害了大周庶民百姓啊。孤也不願意走到今日這一步,南北對峙,必定要大動幹戈,日後縱然孤能得登大寶之位,又是一場‘靖難之役’,要彌合南北的裂痕,只怕孤到死都未必能做好啊。”

汪梓年也只能嘆息。

的確,太上皇現在若是能出面明確表態支持義忠親王監國,那朝中文臣絕對無法阻擋,一切便順理成章,可太上皇不願意出面,這種看似兩不相幫,任由內閣出面決策,卻沒想到過整個江南士紳和京中勛貴們的態度,才會拖延成現在這副情形。

既然王爺已經拿定主意,汪梓年此時反而輕松下來了,“一切都早已準備停當,王爺這會子就可以從暗道離開,誠郡王那邊也早有脫身安排,只是王爺,其他的安排是不是也可以一起發動?”

義忠親王臉色掠過一抹猙獰,“那倒不必,時機尚不成熟,察哈爾人和女真人那邊我們消息都傳過去了,我們也幹預不了,他們要怎麽做,我們也管不著,當然,拖得越晚動手越好,白蓮教這邊,他們會看我們這邊的動靜,這幫人野心甚大,便是孤也難以控制,此番由他們鬧將起來,攪爛局面也不失為好事兒,就讓葉向高他們頭疼去吧,也好讓他們全數暴露出來,日後孤當政之後也好一舉將他們鏟除幹凈!”

“山陜那邊……?”汪梓年再問了一句。

“唔,那邊我們的人蟄伏其中就好,待到關鍵時刻振臂一呼就行,其他由他們去。”義忠親王臉色越發陰冷,“北地既然如此不服孤,那就趁著今年大旱局面,把膿包擠破,由得這些泥腿子們去鬧個夠。”

汪梓年點點頭,山陜那邊也是早有布局,今年大旱正好可以在關鍵時候點一把火就能讓烽煙遍地。

“牛公那邊……”

“他那邊自有計議,還要和孫紹祖那邊協調商量,想必楚琦也早就南下沿線安排了,無需我們擔心。”義忠親王擺擺手,最後看了一眼殿中情形,面色復雜,但最終轉為堅毅,“走吧,孤會回來的,但那時候就不是回這裏了。”

……

在接到義忠親王南下的通報後,牛繼宗反而松了一口氣。

從最初開始他就不是很贊成要進攻京師,因為當初就不確定對皇上的刺殺能否得逞,即便是這一次皇上遇刺昏迷,牛繼宗仍然是心裏不踏實,雖然他對宣府軍控制力度很強,但是這是建立在皇上無法出面的情形下,所以哪怕是在對鞏華城發起攻擊時,他都還是有些擔心皇上會不會突然醒來。

一旦大軍兵臨京師城下,皇上突然出現在城墻頭上,只怕立即就要軍心動搖,甚至一場嘩變,自己能不能控制得住,牛繼宗一樣心裏沒底。

從這個角度來說,牛繼宗內心是不願意直接進攻京師城的,而更願意南下,哪怕在江淮或者湖廣、河南與朝廷軍隊作戰,他也絲毫不懼怕,但唯獨不願意去京師,實在是皇上能不能醒來這個變數太大,對整個軍中的影響也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