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節 想得美(4)(第2/2頁)

梅妃也品出了其中味道。

自己兒子在青檀書院裏讀了一年書進境極大,從一個啥都不懂的青春少年迅速向一個合格的皇子進化,這讓她十分欣慰。

青檀書院對朝務政論這一塊的優勢不是通惠書院、白馬書院、雙橋書院這些南北書院能比的,據說時政策論的優勢就是從馮紫英他們那一科開始興起大辯論開始的,而且現在以翰林院名義出版的《內參》編輯權力,幾乎都被青檀書院出身的進士們所把持。

現在青檀書院自行編寫出版的《月旦評談》更是大有成為僅次於《內參》之後的第二本大周政論刊物的架勢,極受未入仕的青年士子們歡迎。

《月旦談》正式更名為《月旦評談》,風格更為激進先鋒,以敢於分析評論一些朝野剛剛出現尚未有定論的事物和趨勢著稱,引導一時潮流。

原來還只是在青檀書院內部流通,現在不但被國子監、通惠書院、白馬書院、雙橋書院這些大型書院所接受,一些官學也開始訂閱,而且便是朝中各部包括翰林院也有一些官員,也主動提出要求青檀書院在每月出版後送一份到他們手中,作為更為嚴謹的《內參》的一個前期風向標來進行品讀分析研判。

兒子回來之後就提及馮紫英在青檀書院中影響極大,已經成為最近幾科青年士子們的偶像,大家無不以馮紫英現在的造化作為目標,都希望能效仿馮紫英能夠在秋闈春闈中一鳴驚人,一朝風雲化龍,青雲直上,而馮紫英每一次回青檀書院都能激起士子們的一波熱捧。

正因為如此,加上其父馮唐在軍中影響力,不管是現在兒子選儲尚未敲定,還是日後確立儲君,對著馮氏父子都需要善加籠絡,引為奧援才對。

跟隨著長公主迷迷瞪瞪出來,賈寶玉一時間都還沒有回過味來,一直到走出一段路,永寧長公主才神色復雜地道:“賢婿,這馮紫英和你關系如何?”

賈寶玉遲疑了一下,“和小婿關系還算不錯,對小婿也算關照,不過因為環哥兒喜歡讀書,所以更得他欣賞。”

賈寶玉這番話倒沒有遮掩什麽,實話實說。

永寧長公主沉吟著道:“沒想到祿王如此看重馮家,難怪九哥和十哥都是對馮紫英十分推崇,九哥也就罷了,因為有海通銀莊的緣故,沒想到十哥也對馮紫英很看重,看來並非無因啊。”

“母親,那怎麽辦?”牛氏是見過馮紫英的,知道馮紫英聲名高隆,但她自認為是宗室之女,所以也不太在意,沒想到此人卻是如此受人看重。

“什麽怎麽辦,既然寶玉和其關系尚好,那就去設宴邀請,為張骕和馮紫英二人牽線搭橋便是,寶玉你也要主動參與,加深關系,張骕選儲機會很大,一旦作為儲君,我便想辦法把你安排入詹事府,求皇上恩賞一個官職,先去司經局當個校書,然後慢慢來運作,清紀郎、主簿這樣一步一步來,等到祿王繼位身登大寶,你便能從詹事府出來,鴻臚寺、光祿寺、太常寺這些地方都可以去,若是你有心繼承父業,去工部亦未嘗不可,……”

永寧長公主也有些可惜,這女婿卻不喜讀書,若是能有個舉人進士出身,那簡直就好辦許多,但話說回來,真要是進士舉人出身,誰又願意娶宗室之女影響前途?還不如自己去奮鬥一般,前途也要遠大許多。

“不知道馮大哥現在忙不忙,小婿……”寶玉有些猶豫,他委實不願意去和馮紫英多打交道,想到寶姐姐和林妹妹,再想到大嫂子也和他顛鸞倒鳳的情形,他心裏就格外不舒服。

“忙不忙你都得要去做,張骕如此看重,你好不容易攀上機會,必須要讓他看到你的作用,否則以梅妃的性子,若是無用之人,她是半點都不會在意什麽親戚之情的。”永寧長公主冷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