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上三親軍(1)(第2/2頁)

當然這批自行培養出來的匠人,其實原來就已經是各地制鐵作坊中熟手精選出來的佼佼者,再經過來自西夷匠人和佛山師傅的精心培養後,逐漸脫穎而出。

首批評級匠人七人,與來自西夷的評級匠人十二人,佛山的評級匠人十八人,共計三十七人被“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評為首批一級匠人,另外還有四十六人被評為預備級匠人,等待一年後的重新考核過關,方能晉升為一級正式匠人。

這些一級匠人和預備匠人之下,就是無數工徒和學徒了,其中遵化和永平遷安、灤州幾個基地通過培訓並經過一番實習可以正式上工的工徒已經超過了二千人,而還處於學習和實習階段的學徒更是多達六千多人。

六千多人中絕大部分都能通過實習考察和考試,成為正式工徒,而工徒要經過多番輪訓和考試成為預備匠人那就不是一件簡單事情了。

按照王紹全的說法,不說百裏挑一,但是十裏挑一是做不到的,平均下來,每年每三十個工徒中能有一人成功晉級預備匠人就算是非常不錯了,而其余人就只能繼續在工徒中磨煉。

當然隨著日後工藝提升,數量增大,每年一考會逐漸變成半年一考甚至一季一考,但是那都是後話了。

這些三十七名一級匠人中有十七名被轉移到了遵化,這幾乎占到了整個一級匠人中的一半,足見“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對遵化這個根據地的重視。

遵化鐵礦經過百年的開采,條件更成熟,一旦采取流水作業式的開采,效果大幅度提升,而且遵化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冶鐵、制鐵和各種加工的後勤保障體系,人口數量更是遠遠超過遷安或者灤州那邊,只是技術工藝相對落後。

而在解決了煉鋼工藝問題後,這一系列生產力都能夠得到極大帶動,可以說比在遷安、灤州等地新建礦山、冶鐵工坊條件好太多,所以不需要馮紫英多說,山陜商人們和莊立民都主動將“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的總部從永平遷到了遵化。

當然永平那邊仍然是極為重要的生產基地,因為那邊生產的貨物主要是要供薊遼二鎮和通過榆關港外運,而遵化這邊的產品主要就要供應京畿所用以及京營和上三親軍所用了。

十七柄第一批自生短銃便被“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兵部要員和京營、上三親軍的主帥們,而作為旗手衛指揮使的苗壯理所當然的就分到了一支。

這十七支自生短銃均為各個一級匠人手工制作,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已經開始采取流水通用式模塊制作,但這種方式現在運作還很不順暢,只能說還是低水準的運行。

但馮紫英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的運行會漸入佳境,越往後,這個聯合體的生產能力將會釋放出巨大的威力,進而成為整個北地一支無法忽視的變革力量。

因為他不但親手參與了整個“京畿冶鐵制鐵軍工聯合體”的工藝流程的制作,而且還專門就整個聯合體的生產運行規則作了一些他認為基本具備近現代化的訂立,這將讓整個聯合體初步具備近現代工業化的特征,最起碼也算是指明了方向。

苗壯忍不住把這支自生短銃從槍套中掣了出來,仔細把玩著。

自打有了這個自生短銃,他覺得自己甚至對平素從不離身的短弩都失去了興趣。

他不擅長弓箭,而且作為上三親軍首領,平時背弓負箭也不雅觀,短弩倒是很合適,但是一來仍然有那麽大,藏於囊中不太方便,而且還需要上弦,緊急情況下仍然麻煩耗時。

自生短銃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原來自己也有過自生短銃,但是他試過,故障率太高,而且威力也不夠,加上用過幾回就容易損壞,所以讓他很不爽。

但現在這支自生短銃效果就不一樣,各方面都很滿意,而且關鍵是如那幫山陜商人所說,隨時可以替換,甚至下一批還能為自己提供二支輪番使用。

這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