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東風來拂(第2/2頁)

畫作是用炭筆描繪,依然是馮紫英固有的風格,在畫作右面卻有一句詩:日邊紅杏倚雲栽。

探春和惜春的目光都被這幅畫給牢牢吸引住了。

惜春是為這畫特殊的畫筆材質所吸引,這和尋常的毫筆截然不同,粗細深淺不勻,卻又別有一番意境。

探春卻是被畫裏自己那張臉所吸引住了,那眉那眼,顧盼神飛,英姿昂揚,讓人一見忘俗,若非對自己有著深刻印象的人,絕難勾勒出這樣入骨三分的畫作。

日邊紅杏倚雲栽?探春輕輕吟誦,這是唐代高蟾的一句詩,若是單單只是這一句詩,配合畫,倒也罷了,但是探春卻覺得只怕馮大哥這幅畫和詩意境只怕不再其本身,而在後邊兩句才對。

探春記得後邊兩句應該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那馮大哥的意思是要自己莫要艷羨別人的際遇,自己終究會有東風來拂,有屬於自己的姻緣際遇麽?

對,肯定是,讓自己安心等待,不要抱怨,那東風就是他了,明寫自己是紅杏,但實際上自己卻是那濯清漣而不妖的芙蓉(荷花)了。

想到這裏探春心中更是砰砰猛跳,她不知道旁邊的惜春可曾看出了馮大哥這句詩背後隱藏的寓意,她卻是看明白了。

馮紫英自然不清楚探春此時心中所想,但他也注意到了探春眸若春水,頰若晚霞,忸怩中略帶幾分羞澀的模樣,這可是馮紫英以前從未見到過的情形,要知道探春素來都是颯爽英姿的模樣出現在他面前的。

“多謝馮大哥的畫,小妹生日得到的最好禮物就是馮大哥這幅畫了。”探春罕見的聲若蚊蚋,嚶嚀道,低眉垂瞼。

惜春本欲多看一陣,卻未曾想到三姐姐卻一下子就把話收了起來,她倒是沒想太多,也就覺得可能是馮大哥把三姐姐比喻為英姿奪目的杏花了。

她的心神都放在了那特殊的畫筆身上,居然還能有這樣的畫法,和毫筆畫出的風格迥然各異,但是卻又有一種特別的剛勁淩厲之美。

“三姐姐,讓我再看看吧,馮大哥,你這是用什麽畫出來的,怎麽與我們作畫的情形大不相同呢?”惜春忍不住問道:“小妹習畫多年,可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畫畫的,不過馮大哥你這畫的委實有一種簡約之美,……”

馮紫英沒想到素來清泠的惜春一談起畫來,卻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撓了撓腦袋:“是用特殊木材燒出來的木炭,因為和毫筆相比,其沒有毫筆的圓潤風格,只能依靠線條來實現圖案的描繪展示,所以算是一種新式的畫法吧,……”

惜春越發感興趣了,這種畫法聞所未聞,惜春雖然足不出戶,但是卻也和這京師城中許多喜歡繪畫的名門閨秀有著聯系,大家時不時也會切磋一番,但是從未聽說過這種木炭筆來作畫的情形。

“那馮大哥,小妹若是想要來請教一下這種畫技,不知道可否登門……”惜春話一出口,才覺得有些不合適,馮紫英現在是順天府丞,這畫畫大概是閑暇之余的信手塗鴉,自己要去登門拜訪,對方卻哪裏有這麽多時間來?

“四妹妹這般感興趣,那愚兄抽時間便教授四妹妹一番也並無不可,不過四妹妹也請體諒愚兄近期的情形,短時間內都會比較忙碌,所以只有抽時間就機會了。”

馮紫英的態度讓惜春內心更喜,對馮紫英的觀感也越發立體形象和豐滿了,以往不過是覺得對方許多事情機緣湊巧罷了,現在對方如此多才多藝,才開始顯露出來,惜春自然是想要多了解一下馮大哥的各方面情況。

惜春得了這樣一個應承,琢磨著三姐姐多半是有什麽話要和馮大哥說,便主動告辭,整個屋裏頓時安靜下來,只剩下探春和馮紫英二人。

桌上的燈台讓廳裏都是透亮,馮紫英淡然走入屋裏,拉了一張杌子坐下,這才優哉遊哉地打量著探春的閨房情形。

簡單大氣,風格明快,應該是這間房子的真實情形,其他品質也好,血統也好,都和他們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