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節 都難(第2/2頁)

“二位大人,韓、戚二位畢竟還是拼了一把逃出來了,不至於太過難堪吧?”馮紫英隨口問了一句。

“這就要看二人是否識相了。”袁可立撇了撇嘴,他對武勛素無好感,當然並不包括馮紫英,“只要好好配合都察院的禦史們,朝廷也會給他們一個體面。”

馮紫英一哆嗦,“體面?袁大人,不至於吧?”

柴恪笑了起來,“紫英,不是你說的那個體面,禮卿的意思是要給他們留幾分顏面的意思,……”

馮紫英這才假作受驚的模樣拍了拍胸脯,“我還以為袁大人要他們倆自盡以謝國人就是留體面了呢。”

“呵呵,他們有這個勇氣自盡麽?”袁可立笑了一下,然後又露出慣有的譏諷表情,“家有嬌妻美妾,豪宅田莊無數,平素只顧著喝兵血,撈銀子,豈會自盡?大不了就回家當個富家翁嘛,這種人為將,豈肯賣命打仗?”

“紫英,韓家和戚家都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中人,和你們馮家也算有交情吧?不妨和他們說一聲,盡力配合都察院,……”柴恪也很坦然,“他們都是聰明人,我想到那時候應該明白皇上和朝廷的意圖,……”

馮紫英嘆了一口氣,“我去和他們說說吧,希望他們能明白。”

不出所料,都察院左僉都禦史陳於廷帶著一幫禦史在龍禁尉的配合下將包括戚建耀和韓尚瑜在內一幹將佐帶走,卻並未在京營士卒中引起多大震動。

事實上這些士卒們對與這些被帶走的將佐顯得很冷淡,幾乎無人為其抱不平,這也充分說明韓尚瑜和戚建耀等人在士卒中的威信和根基有多糟糕。

看著都察院和龍禁尉一群人逶迤而去,柴恪和袁可立這才轉身,朝著尤世功和馮紫英道:“這邊事情就要拜托世功了,紫英,虎山和昆山這兩部的情況我們已經點驗了,比較滿意,至於說是回歸遼東還是留在薊鎮,回去之後我們還要向尚書大人匯報才能確定,……”

“多謝二位大人對薊鎮的關心了,也請二位大人代為向尚書大人陳述當下薊鎮的艱難,察哈爾人仍然在蠢蠢欲動,林丹巴圖爾這個人感覺有些不按套路來,明知道建州女真不是和他一條道的人,但是卻老是和努爾哈赤勾勾搭搭,與我們大周過意不去,我擔心明年察哈爾人還會卷土重來,……”

“行了,世功,你也別叫苦了,哪裏都困難,西南局面堪憂,我們還焦頭爛額呢,……”袁可立沒好氣地道:“柴大人已經說了,需要和尚書大人商量,你的嘴巴長得太大,滿足了你,其他地方就別過了,能把虎山昆山裏兩部留給你,你就偷著樂吧,別太不知足了。”

尤世功很隱晦地給了馮紫英一個滿意的眼色,果然把嘴巴張大一些還是有好處的,起碼討價還價的余地有了,否則左良玉和黃得功部只怕未必能留在薊鎮,而留下來,就意味著不但兵力增加了,而且數千只本該給遼東的火銃也歸薊鎮了。

“世功,這幾萬京營兵按照兵部提出的條件盡快分類,就按照三三三的比例來,兩萬人經過整肅可用的,兩萬人要經過整編訓練之後,並在考核通過之後方能進入,另外兩萬人就要考慮裁汰,……”

柴恪提出的要求也讓尤世功很為難,“大人,這些京營士卒說實話能有一兩萬可用的就不錯了,而且都需要嚴格訓練,包括賀虎臣和楊肇基二部,在我看來都還不合格,……”

柴恪何嘗不知,但是這是尚書大人秉承皇上的意思,京營的整編完成不可能拖那麽久,半年之內必須要完成。

如果要嚴格按照邊軍的標準來,那就真的全部都只能被裁汰了,但這幾萬人怎麽辦?

他們和他們的家屬都已經在京師城內外生活幾代了,哪有那麽容易輕易裁汰,就算是那兩萬人必須要裁汰的,日後朝廷也還要考慮另外給一份出路,比如巡捕營,比如四衛營和勇士營以及守陵所用,否則真的要出大亂子。

“好了,世功,就按照我說的辦吧。”柴恪擺擺手,幾個人都嘆了一口氣,其實大家都明白,就這麽回事兒,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