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節 京畿風雲(2)(第2/2頁)

丁元薦的意見贏得了包括孫承宗、袁可立和袁應泰的贊同。

“不管遷安城一戰如何,但起碼是重創了內喀爾喀人和科爾沁人聯軍,這個消息可以和京營三屯營一戰失利一起透露出來,也不宜把京營戰敗情況說得過於具體,反正遷安和遵化那邊陸續有兩三萬潰兵收攏來,也不算全軍覆沒。”

袁可立的建議雖然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對於民眾來說卻顯然更容易接受,也不至於引發民心動蕩。

“也只有如此了。”柴恪嘆了一口氣,“現在尚書大人和諸位閣老正在與皇上商議調動宣府和山西、大同二鎮兵力入京之事,龍禁尉那邊的消息現在也有些遲緩了,外喀爾喀諸部進來的大軍構成,主要首領情況,他們都是語焉不詳,從周四溝進來,永寧是如何失守的,又如何越過了內長城,他們都是模糊不清,……”

龍禁尉這支力量一直是皇家自己掌握,但這一代太上皇時代的指揮使顧誠至今未退,仍然在龍禁尉中有相當影響力,而皇上的親信盧嵩遲遲未能真正掌握整個龍禁尉,所以這也使得龍禁尉的力量被削弱了,很多事情扯皮推諉。

“要調大同和山西兵過來?”孫承宗皺起眉頭,“來得及麽?山西兵過來起碼要一個月,大同也起碼要二十日吧,倒是宣府鎮可以快一些,但是……”

“稚繩,宣府的兵不敢調走完了,畢竟我們還不清楚草原上外喀爾喀人還有沒有,萬一抽調太空,再來一回從野狐嶺、虞台嶺突破進來,那宣府那邊又要手忙腳亂了。”柴恪嘆氣不已,“張大人的意思是,大同兵立即調入宣府,宣府這邊即日調兵進來,這樣也可以無縫銜接,避免出亂子。”

“這樣才更容易出亂子。”孫承宗沒好氣地道:“山西兵到大同人生地不熟,大同兵到這邊來一樣,不過這也是沒法子,……”

“先前皇上也說,現在首要的是穩住京師城中民心,懷柔和密雲失陷,導致大量逃民湧入京師城中,讓京城上下大嘩,宣府兵和大同兵先過來,起碼能穩住民心,……”柴恪搖著頭,“現在尤世功正在把豐潤和玉田駐軍抽過來,但是數量不足,遵化倒是有兩萬駐軍,但是現在內喀爾喀和科爾沁的四萬人馬還在三屯營,壓得尤世功不敢動,……”

“內喀爾喀和科爾沁人現在就一直在三屯營沒動?他們打算做什麽?”袁可立有些好奇,“據說內喀爾喀和科爾沁聯軍首領是弘吉剌部的宰賽,兀班的孫子,伯言的兒子,看樣子卓禮克圖洪巴圖魯是準備讓位交權了,這個人我們了解不多。”

“的確有些詭異,或者宰賽是在等待林丹巴圖爾的召喚,又或者是在和林丹巴圖爾談條件?”孫承宗也遲疑著道:“宰賽打贏了三屯營這一仗,而且還占領了薊鎮總兵府,的確有資格和林丹巴圖爾談條件了。”

“若是遵化這兩萬大軍沒法動,平谷的壓力就大了,尤世祿部在從墻子嶺——鎮魯營撤退下來的時候丟棄掉不少輜重糧秣,察哈爾人和外喀爾喀人撿了不少便宜,現在他們更可以遊刃有余地圍攻尤世祿部。”

柴恪揉著太陽穴,越發覺得捉襟見肘,早知道就不該讓登萊軍南下,王子騰雖然對內不可靠,但是在面對蒙古人的時候還是不含糊的,登萊軍的戰鬥力也非京營那幫廢物可比。

“尤世祿那裏短時間內問題不大,麻煩的是李如樟部。”袁可立最終還是把話題回到了現在最頭疼的難題上,“一旦李如樟部失手,古北口外察哈爾人軍隊還會大舉進入,整個懷柔和密雲以北再無我們半分軍隊,蒙古人就真的可以把密雲和懷柔乃至渤海所、潮河所、密雲後衛這一片的一切都全部洗劫一空了,整個順天府北部會變成一片白地,日後要重建這一片,花費不知道要多少,而且關鍵懷柔、密雲如果百姓都被擄掠到草原上去了,我們日後打算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