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節 帶話(第2/2頁)

馮紫英的話讓永隆帝也是既感到欣慰,也有些心憂。

不愧是馮唐的兒子,對遼東局面了解如此透徹,而且也並不避諱自己。

難怪此子要選永平府,看來也是有些擔心其父未來在面對蒙古和建州女真夾擊的情況下難以支撐,在榆關開港恐怕也不僅僅是從永平經濟發展角度來考慮,更多的還是要保證遼西走廊這條重要通道的安全。

此子還談到了朝鮮和倭人的威脅,雖然感覺有點兒誇張了,但是這種警惕性還是值得嘉獎的。

“唔,的確需要警惕。”永隆帝話鋒一轉,“兵部的消息是察哈爾人和內外喀爾喀諸部今秋都有可能南侵,你們永平府恐怕就要面對蒙古人的大軍南侵,薊鎮這邊恐怕會承受壓力很大,而且薊鎮主要守衛京畿,永平府恐怕要有一些準備才是。”

馮紫英有些驚訝,永隆帝什麽時候變得如此仁慈了,居然會主動來提醒自己永平府可能面臨的洗劫和荼毒?他會在乎這個?

或許會在乎,但是在面對蒙古人對整個京畿地區的進攻時,他不該更在乎順天府麽?

或者說這是永隆帝一種變相示好的方式?對自己,還是對自己老爹?

不過既然皇上都這麽關心了,馮紫英自然要順著對方的話題說:“皇上所言極是,臣回去之後便會向府尊大人匯報,永平北部解釋薊鎮防禦地,蒙古人南侵勢大,薊鎮恐怕也不該放任不管才是。”

“馮卿,薊鎮防禦戰線太長,你應該清楚才對,朕也想要面面俱到,但實際上說這做不到,難道從遼東或者宣府調兵?遼東令尊那裏恐怕也一樣捉襟見肘吧,東虜難道會在這種情況下安分?宣府一樣如此。”永隆帝喟然嘆道:“令尊也是武勛出身的宿將,應該明白才對。”

馮紫英一直在猜測永隆帝的意圖,他相信永隆帝絕不會如此毫無緣由地說些這樣似乎有些不著調的話,肯定是有所暗示或者隱射。

他苦苦思索。

“皇上,難道就不能從其他地方抽調一些兵力來援助麽?”馮紫英心中猛然醒悟,皇上在談及自己父親時專門強調了“武勛出身的宿將”,語氣格外重。

“各地都不安分啊,要看兵部和內閣的意見了。”永隆帝意味深長地道。

馮紫英懵懵懂懂地結束了這一次有些詭異的覲見,後邊兒永隆帝的問話都有些心不在焉了,也不知道究竟是心思不寧還是精力不濟。

一直到走出宮門,馮紫英才確定,永隆帝此番召見的意圖應該就集中在薊鎮對永平府的防禦上,蒙古大軍南侵在即,薊鎮這一線如何防禦?該向哪裏求援軍?

“大人,這還不明顯麽?皇上這是在暗示您該給總督大人以及尤大人去信,提醒他們可以向兵部和內閣請援兵了。”汪文言在仔細詢問了馮紫英覲見永隆帝的所有細節之後,立即很篤定地道:“雖然文言不知道皇帝的目的,但是這也許是對您或者總督大人的一個示好?”

“沒那麽簡單。”馮紫英搖頭,自己和老爹固然重要,但也還不至於讓永隆帝如此折節,這一位如此做,絕對是有什麽特定目的,:“請援?援軍從何而來?宣府鎮皇上主動就否定了,哪還有哪裏?登萊軍?!對,登萊軍!”

馮紫英猶如被捅破了那層砂紙,豁然開朗,永隆帝對王子騰不放心,要動他的登萊軍了?!

可是如果王子騰率領登萊軍北上,和蒙古人一戰,以蒙古遊騎的德性,王子騰也是宿將了,要想保存實力很簡單,甚至還可以借此練兵,弄不好對皇上來說會得不償失啊,除非解除王子騰對登萊軍的控制,難道臨時指派一個文官督戰?王子騰會聽命麽?

馮紫英想得有些頭疼,皇上不會想不到這一點吧?

至於說為何要通過自己帶話那倒簡單了,遼東總督請援,內閣和兵部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調兵,王子騰也無話可說。

若是沒有充分理由調兵,難免就要讓王子騰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