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節 未婚夫(第2/2頁)

馮紫英的話讓沈自征大為振奮,他也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會是一個押準的冷門,現在大家不是說猜測是開海相關的海貿或者商稅征收,又或者拓殖和航線開辟等等,總而言之都是和開海相關的,但是卻沒有人想到會是河工和漕運這方面。

想到這裏,沈自征忍不住激動得直搓手。

一道大題如果打準,也就意味著現在就可以圍繞著這道題進行準備,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然後了解朝廷對這方面的看法意見,然後自己再來進行準備籌措論述的語言。

可以說有準備和沒準備之間差距太大了,勝負往往就是在這些方面上就決定了。

“對,紫英,你說得對,朝廷在花費上的傾向最能說明問題,這做不得假!”沈自征眉飛色舞。

“嗯,另外我看你在看這幾期《內參》,你有什麽感覺?”馮紫英微笑著再度問道。

這一回沈自征就沒有再逞強了,老老實實搖搖頭,“這幾期的內容很雜,我也看了,涉及面太寬,覺得都很急迫重要,但是很顯然出題官不會都包攬進來,所以還真沒多少頭緒。”

“嗯,光是這幾期的確不容易看出來,所以還得要在把近半年來的都大體看一遍,你可以這樣做一個標注,以近三十期的《內參》為準,把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內容來進行一個統計,如果某個方面的明顯多於其他方面的,這說明朝廷應該是比較看重和關注,因為《內參》選題上,除了這些進士們自己感興趣的外,很大程度他們也都需要揣摩六部的尚書侍郎們的心思側重,當然也還要結合一些更具前瞻的話題,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代表一些趨勢的,……”

沈自征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用這種統計對比的方式來進行篩選,這就簡單許多了,只要找出這其中重合或者密集點所在,也就意味著出題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見沈自征雞啄米一樣連連點頭,馮紫英放下手中《內參》,“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只能說在概率上會大一些。”

沈自征笑了起來,“那是自然,誰能保證這個?不過,紫英,都說你看得準,那你覺得這次秋闈的時政題在哪些方面更有可能呢?”

“嗯,這我可不敢妄言,不過剛才你不也說了麽?花了那麽多銀子,自然就是重要的,可能性自然更大,另外,我個人倒是覺得這這一篇文章你可以讀一讀,興許有點兒意義。”

馮紫英又拿起一本《內參》翻到那篇按慣例匿名,但是應該能猜到可能是四川或者貴州布政使司某位主官寫的《西南流土之爭愈演愈烈》一文。

從今年開始,《內參》已經放開,向整個京中和地方官員征集文章,但是還是按照慣例要匿名,這也還是引起了各部和地方上官員們的很大興趣,一些本來就喜歡發表政見的官員自然就要投稿,都統一通過驛遞寄到翰林院《內參》編輯部。

沈自征好奇地拿起看了看,疑惑地擡起頭,“這一篇?”

“嗯,我記得前兩個月還有一篇也是分析這方面的文章,君庸也可以找到看一看,加上去年我記得應該也還有類似的一篇文章,所以我覺得雖然在秋闈中考到這方面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畢竟有些太生僻了,但是春闈大比的話,則有可能。”

馮紫英的話讓沈自征不敢不信,立即用筆記了下來,雖然他不太認可對方這一觀點。

窗外的沈宜修見自己弟弟和未婚夫一說就是半晌,兩個人甚至還越說越來勁兒,簡直忘了其他,也沒讓丫鬟送茶上來,忍不住搖頭。

估計自己若是不打斷他們,只怕還得就這麽繼續下去,便在窗外曼聲道:“君庸,來了客人,你也不招呼客人先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