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節 賈寶玉的路(第2/3頁)

“……,寶玉現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前日裏他舅舅也念叨說寶玉該去讀書了,可他這身子骨和心性,世叔是真的為難,你前幾年就在大同讀書,回京之後又在國子監讀書,現在更去了青檀書院讀書,你幫世叔出個主意,看看寶玉下一步該怎麽去讀書?”

沒說寶玉該怎麽辦,而是直接說該怎麽讀書,這就定了性,旁邊的賈寶玉立時臉就又白了。

“世叔,小侄明白您的意思,寶玉必須要去讀書,賈家不能沒有一個讀書人,……”馮紫英一下子就把話題點明,賈政連連點頭,果然是一個有悟性的家夥,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那小侄可以問一問世叔對寶玉讀書有什麽期待麽?”馮紫英需要根據對方的要求來確定方略,既然人家如此態度誠懇的求教,他也不可能拒之門外,出出主意,給個方略,博得賈家好感,並不是什麽壞事兒,好歹還有丫頭在人家家裏住著呢。

一句話又問到了關鍵點上。

賈政看了一眼低垂著頭不敢看他的寶玉,嘆了一口氣:“紫英,都不是外人,世叔也不瞞你,世叔倒是希望寶玉能像他兄長一樣發奮讀書,從秀才到舉人,可是他的心性不定,世叔心裏也沒底啊。”

馮紫英點點頭,這其實就是沒有任何期望,只是希望賈寶玉能去讀書,像賈珠一樣,考個秀才,就算是給闔府上下一個交待了,如果萬一文曲星垂青賈家,賈寶玉“一不小心”考上個舉人呢?

馮紫英假作思考沉吟的低頭不語,賈政也不催促,一時間榮禧堂裏也是寂靜無聲,只有賈寶玉略顯急促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世叔,您既然問到小侄,小侄也只能就小侄自己的一些看法說一說了。”

“紫英你盡管說,無需顧慮。”賈政點頭。

“寶玉讀書既然是大勢所趨,那始終是要讀的,但他年齡太小,而且身子骨也不比小侄這種風裏來雨裏去的粗糙耐造,所以小侄想法還是先讓寶玉在家裏請專門的塾師,或者是府中設立私學來讀書,當然,塾師要請好,不能糊弄湊合,……”

馮紫英的話讓賈政微微點頭,現在要讓剛滿十歲的賈寶玉出去讀書本身也不現實,那老太君和夫人就真的要和自己拼命了,賈政關心的是下一步。

“現在各家書院基本上都是只招收十四歲以上的學子,嗯,像小侄這種十二三歲的都屬於特例,小侄先前都說了,我這也是在邊地廝混慣了,身子骨強健,估計也沒幾個覺得小侄才十三歲,……”

賈政也笑了起來,的確,馮紫英這骨架子往那裏一站,再加上他那份氣度,說十五六歲絕對沒人會懷疑。

“所以小侄琢磨不妨讓寶玉現在家中讀上三四年,如果行的話,再找機會進書院,只是青檀書院過於清苦,未必適合寶玉,但是通惠和崇正書院也還是有機會的,……”馮紫英想了想又道:“若是到時候進書院不合適的話,也還是可以考慮進國子監,蔭監不行的話,不妨請王大人求陛下給個恩蔭。”

大周規制,京官須得要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上方可有子侄一人蔭監,否則就只能皇帝特別加恩恩蔭。

輪官品軼,賈政是不夠格的,而賈赦倒是夠了,但是賈璉應該已經把這個機會用過了,所以賈寶玉到時候要想蔭監,只有走恩蔭之路,但以王子騰現在的狀態,這都不是問題。

又或者走捐監,那就太丟臉了,賈家不可能接受這種方式。

當然最好的去向是進書院。

馮紫英沒點明,那就是四大書院任何一家,如果沒有考取秀才,或者取得監生身份,都是不會接受的,不可能你去書院讀書再去考秀才,那太丟書院的臉了。

賈政和賈寶玉都應該知曉這一點,也就是說要想進書院讀書,那起碼你要考一個秀才功名,或者去混個蔭監身份才行。

賈政沉吟良久,最終還是點頭。

應該說這是馮紫英給他出的最好主意了,如果賈寶玉未來三四年間能考中秀才,那皆大歡喜,可以想盡一切辦法去書院讀書,去不了青檀,崇正、通惠和疊翠都可以,也算是四大書院之一嘛,名也有了,範兒也有了。

實在不行,走蔭監路,謀個國子監生,學馮紫英一樣,再進書院,當然這可能要花的力氣就大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馮紫英這樣的機遇和氣魄的。

看見眼前這個豐潤高挑氣度嫻雅的女子來替自己倒茶,馮紫英心中也忍不住暗嘆。

這鐘鳴鼎食的簪纓之家的確不一樣,光是眼前這倒水丫頭只怕自己全府上下都找不出一個能頂得上的,水紅綾子襖外加掐牙青緞背心,腰間系著一條月白杭綢汗巾,一張鴨蛋臉端莊秀美,幾顆小雀斑落在白晃晃的臉龐上居然多了幾分小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