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囤貨使命

◎二次趕集◎

野羊重量不高,這只成年野羊也就65到70斤之間,若剝皮放血去骨只稱凈肉的話,或許只有20到30斤。

不過省著點吃足夠她過冬,整羊賣她不曉得能賣多少錢。

如果可以,她好想有把□□。

楚沁思維跳躍後產生的念頭都把自己嚇一大跳,趕緊壓下這種大逆不道吃牢飯的想法。

內心深處,她恐怕還沒從上輩子的生活思維裏轉換出來。

村裏也不是沒有□□,其實是村民自己制作的土槍,需要報備到鄉裏,除上山打獵外絕不輕易掏出來。

說實話,這導致楚沁挺沒安全感的,她盼望著哪天鄉裏來管管,最好繳收。

家住偏僻的好處在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只要楚沁不願意,那麽便沒人能看到她獵到一只野羊。

她甚至能存放在背包空間裏,悄無聲息的帶回家。

但她沒這麽做,野羊總得有個來處,否則怎麽賣?一切順其自然就行。

只是家裏安全保障或許得著手提高,否則遲早得吸引一些妄圖不勞而獲的人。

許是她運氣太好,一直到了家也沒人瞧見她獵到一只野羊。離她最近的鄰居黃家夫妻因為天氣太過寒冷,這會兒怕是都還沒起床呢。

不過楚沁把山羊拖到後院,準備洗洗腳換雙鞋時倒是瞧見黃家兒子在河裏洗衣服,擡頭看見楚沁,沖她點點頭,沒說話。

楚沁也不愛和他說話。

她前幾日放出去掩人耳目的石頭被這貨拉回家不少,惹得她心痛至極。

原本估計圍墻能建一米五,如今建一米二都勉強,這導致她還得去山上撿批石頭。

山上摘的野菜該洗洗了,楚沁把竹簍中的野菜倒在前院的洗菜池中。

洗菜池其實就是個石頭池子,原主爺爺不曉得從哪兒搞個圓得如此規整的石頭來,關鍵底座還是平的。

於是原主爺爺把石頭錘出個凹面來,放置在前院東南角,又用竹子當水管接了源源不斷的山泉水,平常凹石旁放把板凳,洗漱洗菜都能在這裏解決。

缺點就是冬天時山泉水實在冰得刺骨,楚沁記憶裏原主一到雪天就長凍瘡,她今年得提前做準備,準備些凍瘡藥。

葛根好洗,洗完放到邊上,等有空時磨出澱粉,曬幹就是葛根粉。

薺菜更好洗。剛冒出的薺菜翠嫩,最適合包餃子吃。

若是有豆腐幹,還可以和豆幹一起做成素包。原主小時候鄉裏有廟會,孟家在這日會免費分百籠素包給鄉民們,先到先得,原主有幸吃過,吃完回味無窮久久難忘。

可惜村裏沒有豆腐坊,想吃豆腐得趕集時去集市上購買,或等到豆腐販挑著擔子下鄉售賣時才能吃到。

此刻為難的是地皮菜。

地皮菜其實就是普通念珠藻,類似木耳,長在雨後的濕潤地皮上。

因此它身上帶著草屑泥沙,只用水流沖還沖不掉,得掰開了細致洗才行。

午時漸到。

家裏生火,楚嬸兒給的窩窩頭還剩兩個,放在灶台上的爐子裏溫熱就行,她今天中午只需要炒一道地皮菜炒雞蛋來配。

雖然家裏雞蛋甚多,達到三十個的程度,但摳搜的楚沁也只舍得磕一個蛋。

鍋裏放點油,雞蛋下鍋炒,炒成小塊後倒入收拾好的地皮菜。

地皮菜很鮮,出鍋前只需加點鹽。她想了想,又小心地滴三滴料酒。

料酒是獐子肉換來的,這種調料楚沁沒吃過,沒吃過的東西她總是想試試。

菜炒好,窩窩頭也蒸好。

窩窩頭雜糧所做,再過幾日是冬至,楚嬸兒便提前做了些窩窩頭送回娘家。

這裏有冬至送東西給娘家的習俗,說到這裏,楚沁就覺得養女兒是真掙錢的。

養到四歲就可以幫忙幹點小活,六歲做家務,八歲包攬家務,一家人的飯得做,衣服得洗。十二歲就開始下地,下地掙口糧,山上砍柴火,完了十八歲嫁女兒還能得筆彩禮錢。

可怕的是嫁出去後四時八節還得送東西給娘家,楚沁翻看記憶時差點看呆!

媽呀,這哪裏是養孩子,這特麽跟放貸款差不多。生你就是借你錢,稍微能幹活了你就是一直在還款。

可村裏多數人家對自家姑娘都不好,動輒打罵是常事。不過原主因為是獨女,父母皆在時過的日子倒挺幸福的。

扯遠了,例外不止原主一個,其他人家或許也有姑娘過得好的,楚嬸兒嫁人後就還受著娘家的照顧和庇護。

托楚嬸兒娘家的福,楚沁獲得四個手掌大小的窩窩頭。

窩窩頭是蘑菇傘狀,剛好能把地皮菜炒雞蛋夾到窩窩頭上配著吃。

楚沁是個會享受的,獐子的骨頭昨天就放在爐子裏小鍋燉著了,今天還剩兩碗湯,熱熱後灑上蔥花又是香噴噴的一頓。

吃飽喝足,遊戲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