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熱帶植物與望天樹(第2/4頁)

葉晗同樣大開眼界。

用手機遠距離拍攝這條竹葉青時,有一種激動且微帶一絲恐懼的心情,怪不得一些探險者會來雨林探險。

確實刺激。

再往前走,葉晗看到了一棵高大的喬木——見血封喉。

也是她準備引入的一種熱帶植物。

見血封喉,也叫箭毒木,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流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旦接觸人畜傷口,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痹、血液凝固,即刻死亡,毒性極高。

古代常在箭頭上塗抹汁液用來打獵,如今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眼前的這棵見血封喉比葉晗想象的要高大得多,有30多米高,胸徑接近1米,是一棵參天巨木。

而最讓葉晗驚訝的是樹底的根系。

它龐大的根系裸露在外,不是如藤條狀的須根或者側根,而是扁平如三角形的巨大側翼。

每個側翼足有兩米高,延伸至五六米的寬度,如同在她面前立了一堵灰色的墻,甚為壯觀。

葉晗需要仰頭看它的根,放在其他環境簡直難以想象。

普通植物的根系深深紮根於土壤之中,即使裸露在外、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在這裏,露出的根無比寬闊,從中心輻射而出,向外發散,形成數個板狀結構,作為植物強有力的支撐。

這就是熱帶雨林所特有的現象——‘板根’。

許主任與葉晗一起站在這棵樹面前:“這種板狀不定根是由側根發育而來,主要有兩個作用。

其一,起到附加支撐,防止這些三四十米高的、樹冠龐大的喬木因‘頭重腳輕’而不穩,更好的抵抗雨林中狂風暴雨的襲擊。

其二,雨林中的水分經常處於飽和狀態,它們的根系因為呼吸需求難以深入土壤的深層,所以只能在地面不斷發展。”

葉晗看著眼前的這堵‘板墻’,上前摸了摸,很硬,“主任,板根都這麽大嗎?”

許主任:“看情況,不過一般都不小。

生出板根的都是大喬木,我見過一棵最大的四數木,高40多米,有13塊板根,地面延伸出最長的一塊有十米長,十分驚人。”

十米。

葉晗發自內心的感到驚嘆。

大部分喬木的高度也就在十幾米,然而熱帶雨林中的大樹,只是根系便能延展到這樣的幅度,實在可怕。

板狀根讓它們更加穩定,獲得更多的水分和營養來供給自身,使其不斷向上生長,達到驚人的高度。

……

葉晗還見到了桫欏,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

它屬於蕨類植物,卻能長得和樹木一樣高大,可達6米以上的高度。

許主任:“桫欏也是活化石,在2.3億年前便存在了,是現今僅有的木本蕨類植物。”

葉晗仰頭看著它伸展的葉片,不由得想到了金毛狗蕨。

它們都是羽毛狀排列的模樣,葉片排成兩排,小而密集,葉柄很長。

許主任:“還有一種和它長得很像的蕨類植物,叫做白桫欏,它們不是一個屬。”

白桫欏也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陸生蕨類。

它長得更高,最高可達20米,空氣濕度越高,生長越旺盛,是蕨類植物中的巨人。

在雨林中走了兩個多小時,葉晗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熱帶植物、野生蘭花,以及雨林所特有的‘絞殺’、‘板根’現象,還有‘空中花園’這一奇景。

空中花園,本質上是其他植物在大樹的寄生附生現象。

十幾米的高空中,苔蘚、地衣沿著大樹蔓延,給樹幹披上一層厚厚的綠衣;藤本植物纏繞其上,鳥巢蕨、鹿角蕨等蕨類植物附生於樹枝,像是於枝條上開出一朵朵綠色的花。

空氣鳳梨的葉狀鱗片搭在枝條,隨風飄蕩;還有各種附生型蘭花如球蘭、石斛蘭等,依托於大樹生長,利用假鱗莖在空氣中吸取水分。

等到花期到來之時,它們將構成一個色彩絢爛的空中花園。

葉晗一路上感受著這些奇特的景觀,既增長了見識,又是一種學習,受益匪淺。

這次的見聞,為她打造新的展覽溫室提供了大量素材。

回去後,她會盡量模擬原生態的環境,讓這些雨林中特有的現象在展館中得以呈現。

不過熱帶雨林中的景色令人驚嘆,但濕熱的感覺非常不舒服,很悶,仿佛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雨林是植物的天堂,卻不適合人類進入。

葉晗擡手抖了抖帽子,蚊子的嗡嗡聲幾乎沒有停止過。

她其實有些累,卻不敢隨便坐在倒下的樹幹上休息,上面爬滿了螞蟻和青苔,下方長著鮮艷的真菌類植物,看上去不太安全。

許主任:“前面有河流,我們坐在岸邊的石塊上休息一下,再往前,我們很快就到望天樹保護區了。”

葉晗呼吸有些急促:“好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