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第3/3頁)

他們不懂得這就是經濟學原理一條重要的知識,那就是供求關系決定價格。

倒是西漢的桑弘羊和唐朝的劉晏等對此早有察覺。

“聽仙畫的意思,這似乎也是朝廷需要監管的。”桑弘羊琢磨著仙畫的遣詞用句,簡直到了摳字眼的地步。

劉徹見他陷入到了自己的思考裏,也不打擾他,只是對東方朔感慨道:

“如此看來,還是要發展那所謂的工商業啊。”

這個才是真正的錢筐子。

而現在,他的錢筐子們被地方豪強以及諸王侯們給霸占住了。

劉徹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這句話東方朔現在可不敢接,只是模糊的回了兩句。

但他有預感,以後會變得越來越不同於以往,簡直如天地倒懸一般的大變化。

東方朔不能斷定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百姓們繼續在吵,讀書人也加入進來了。

“早就說過了,小人逐利,君子重義!商人們做出這樣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嗎?”

“你哪只眼睛看到那些都是商人,有些明明就是當地的士紳,說不定家裏還出了幾個讀書人,有當官的人脈關系!”

“怎可全推到商人頭上?”

“難不成,你們真覺得這市面上的大商號後面,沒有站著其他人?”

不管怎麽說,經過這幾年,已經開始有部分的讀書人開始意識到“商”的重要性了,此刻甚至會為之而辯護……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僅看張居正變法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大明成為了東方貿易甚至是全球貿易的中心,流入了大量的讓人矚目的白銀,被當時的其他國家稱為“白銀帝國”。】

【煊赫非常。】

【沿海一帶,集中式市場、工坊和雇工的出現,似乎預示著明朝即將蛻變、邁入到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銀荒”的問題似乎被這樣的表象給掩蓋了過去,一切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在江南,在沿海,一些家庭式的作坊開始興起了。

一些心思活絡的農人,以及一些沒有田地的老弱婦孺,開始走進這些作坊,成為雇工。

他們有的負責照顧和采摘棉花,有的負責紡紗紡布,有的負責制造手工藝品。

與之相伴而生的,是大批的市鎮。有別與傳統定期的集市,這些市鎮規模巨大,並且時間固定,每日迎接著南來北往的客商。

金錢與人,在這裏集聚。

這片土地,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

【可惜,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財政政策和經濟體系的前提下,這樣的繁花盛景只是空中閣樓。】

【很快,大明就遭遇了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

【也被稱為“17世紀危機”。】

【而這場危機的原因錯綜復雜,但歸根結底,還是與之前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大銀礦、以及不斷流入到大明境內的巨額白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