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九)(第3/4頁)

葡萄牙商船的水手們將整箱整箱的白銀搬運上船,在長崎尋歡作樂一段時間後又返回到了濠鏡。

然後他們再派人拿著這些白銀去到太倉、廣州等地,大量購買生絲、鐵、茶葉這樣的貨品,運去自己的歐洲老家。

白銀,就這樣從日本逐漸的流入到了華夏市場之上。

【每年,葡萄牙商人在販賣華夏絲絹到日本的這個生意上,就可以獲利235萬兩!】

【而南美洲的白銀流入,則主要是依靠西班牙人的商路,他們的中轉地是馬尼拉。】

萬歷年間,菲律賓的一位總督給西班牙國王寫信。

信裏面抱怨了這樣一件事:

“所有的銀幣都流到中國去,一年又一年的留在那裏,而且事實上長期留在那裏。”

【由此可見,當時華夏所生產的貨品,對全世界的吸引力有多大!】

【即使只是開了一道海禁的口子,就已經是這樣的盛況,不敢相信若是全面放開,且國內航海技術也能跟上的話,會是怎樣的盛景?】……

天底下的商人們發出了一片驚嘆和羨慕的聲音。

長崎港口碼頭上的那一串串報價驚到了他們,他們知道海商利潤大,但沒想到利潤居然這麽大。

“一根鐵針都要價七分銀,這簡直就是搶錢呐!”

“難怪沿海的那些人賺得盆滿缽滿,一個個都富得流油!”

海商們為自己辯解:

“出海可不是小事,船只、水手和貨款,哪個不是需要前期投入巨款的?而且,海上情況莫測,那可是真的要搭上命去的。”

方向、風暴、疾病、海盜……每個都是能要人命的。

所以,他們

多賺一點有錯嗎?

但大多數明朝的海商是沒去過日本的——雖然有些人直接僑居在了日本——他們也沒想到日本的生意那麽好做,

不禁心頭一片火熱。

心頭火熱的除了商人們,

自然還有帝王和群臣,尤其是主管著財政的戶部官員們。

“對啊,”劉晏喃喃道,“只是開了一道口子就已經是這樣了,如果全開的話,那會是怎樣的一副模樣?”

他對給國庫賺錢一事充滿了激情,當即就決定要立刻上奏給陛下,讓他下旨督造商船,往東瀛和呂宋等地去轉一圈看看。

而張居正想了想現在只有一個對外的港口,那就是福建的月港。

如果有好幾個月港,那豈不是回來的銀錢也會翻倍再翻倍?

只是,他擰起眉頭:“如此多的白銀流入,可市面上的白銀卻依然緊缺,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幕僚道:“民間囤銀,所以大人的一條鞭法,正好就讓他們把家中白銀拿出來,時間久了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張居正沒說話。

仙畫既然提到了明朝後期銀荒甚至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那很有可能自己的一條鞭法是失敗的。

那麽,還是那句話:“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另一個時空的朱元璋則問得更直接一點:

“那些白銀到底去哪兒L了?”……

【在明朝中後期的七八十年裏,有人統計過通過商貿往來流入到國內的白銀,可能高達三億兩!】

【那麽多白銀,都哪兒L去了呢?】

【為什麽到了明後期,還會出現“銀荒谷賤”的情況?】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前期寶鈔的一系列不靠譜以及不值得民眾信任的操作,讓民間上至名門望族,下到升鬥小民都有了囤銀的習慣。】

【囤起來,有安全感,就是不用!】

崇禎二年,昆山顧家。

因在鄉裏面橫行霸道,顧家惹了眾怒,宅子被鄉民毀之一炬,因顧家老太爺曾經當過首輔,朝廷派了欽差大臣來查此事。

顧老太爺知道自家事不能細查,於是主動寫信給欽差,願意將自己窖藏的四萬兩白銀獻與朝廷。

在欽差和一眾人等的圍觀下,一箱一箱的白銀被從地窖中擡了出來,在陽光底下泛著冰冷而耀眼的光澤。

【區區四萬兩而已!李自成在滅了明朝後,對王公大臣們“追贓比餉”,搜出來的白銀有數千萬兩上億兩之多!】

【而崇禎帝,卻窮得連軍餉都發不出來!】

【最可笑的是,這群王公大臣們放著自家的藏銀不捐不獻,甚至還想要再發行一次寶鈔來從民間奪銀。】

京城之中人心惶惶。

“聽說了沒?朝廷又想要發行寶鈔了!”

“此事可屬實?”

“千真萬確,我二姨的小姑子的鄰居的姐夫,在宮中當差,聽到了皇帝和戶部官員們在議

論此事。”

“誰還信寶鈔?不買就是!”

“兄台過於天真了,?_[(,

朝廷可以下令讓你強買啊。到時候,你捧著真金白銀過去,換回來的卻是一堆什麽都沒用的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