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一起都與錢有關(八)(第2/4頁)

【除此之外,大宋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來維護它。在當時,任何人私印交子,和偽造官方文書同罪。這是重罪!】

【就這樣,交子,以及運營交子的錢莊,也就是銀行的前身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市場上,一家一家的錢莊隆重開業。

有的叫金銀鋪,有的叫交引鋪。

百姓們走進去,將金屬貨幣兌換成了交子,然後再拿著這些交子在市場上消費、流通。

行走遠方的商人以及士子等,也不用再攜帶沉重的銀兩銅錢,只需要帶上交子和銀票就可以照常使用,或者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的錢莊分號裏取出自己的銀兩。

十分便利。

錢,在這些過程中悄然的快速的進行著流通……

天幕下有唐朝某些時空的商人們驚喜的喊

了出來:

“這不就是飛錢?”

現在有一種飛錢,可以提供給經常出門在外的行商們用,根據憑證就可以在外地的錢莊分號裏提出金銀,免了攜帶錢物出門的麻煩。

有時候,帶個幾十兩甚至是幾百兩銀子在身上真的很累的。

“不不,和飛錢還是有所差別。”

他的同伴道,“他們這個是可以直接當錢用的。”

他不禁有些咋舌:“這……這未免也有些太大膽了些。你敢用嗎?”

他問同伴。

同伴猶豫了一下:“恐怕不太敢。這本質上就是一張紙,哪有金銀靠譜?”

他怕有朝一日,這些真的只成為了無用的廢紙。

問他的人點點頭,但又有些羨慕:“可是的確是很方便呐!”

除了商人們之外,其他的老百姓們也都在討論同樣的問題。

除了一小部分覺得很方便會嘗試之外,大部分人的觀點都很謹慎。

“有假的怎麽辦?”

“還是金銀和銅錢更好,最起碼你知道它們是值錢的。”

還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這東西既然是朝廷發行,那豈不是他想要印多少就有多少?”

這聽上去也太不靠譜了。

旁邊人一聽,驚喜極了:“那朝廷不是可以自己印錢填充國庫,說不定到時候咱們都不用交稅了!”

“……你想得美!”

在各個時空和各個朝代的宮廷裏,有人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帝王將相們看這一段看得極其的認真,都對紙幣這一種新的玩意兒產生了無盡的好奇。

“這東西當然要收攏到朝廷手裏!”嬴政的語氣不容辯駁。

他一眼就看出來了紙幣的發行權如果不收攏的話會造成多麽嚴重的後果。

不,如果不歸攏的話或許也就沒有紙幣這一說了。

蒙恬和李斯等對望一眼,齊齊站了出來:“陛下,此物還需謹慎呐!”

切不可忽然興起就要搞。

嬴政當然明白,頷首道:“放心,朕明白。”

唐朝。

魏征也用充滿了疑惑的表情問出了這句:“這紙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張紙,豈不是可以無限制的印出來?”

這,這……也太驚人了吧!

李世民微微搖頭:“肯定沒這麽簡單,否則後面的朝廷豈不是一直國庫充盈?且民眾並無窮哭饑荒之憂?”

只要多印錢就好了嘛。

他想了想那個畫面,朝廷不停的加印錢,然後給國民們發錢。

那這些錢的價值在哪裏?

去買東西的時候商家會認嗎?

李世民的腦子忽然閃過一道靈光,眼睛一亮:“我知道了!”

竟然激動得都忘記自稱朕。

另一個時空的唐朝。

劉晏凝神靜氣的思索片刻,很快就抓住了紙幣的本質,對自己的下屬和幕僚們解說道:

“金銀銅畢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而且本身就值錢,

老百姓們用得放心。”

“但紙幣不是。如果說本身的價值,它就是一張紙。”

“讓它變得值錢的,正是朝廷的信用。一旦信用崩塌,那就會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所以,不能無限制的增發。”

下屬明白了,但還有一個疑問:“可顯然,後世用的已經都是紙幣。”

劉晏道:“看樣子這是大勢所趨。我估計後世會有很多的方法來防止出現這些問題。”

而且應該是精妙嚴密之極的大設計。

他的求知欲一下子燃燒了起來,這些年已經很少有東西讓他這樣興奮了。

……

【當然了,紙幣這東西完全就是信用的產物,建立在信用系統上和嚴格的法律法規之上。】

【咱們現在都知道,流通在市面上的貨幣總量應該和整個社會的經濟價值總量是同等的,或者是略低於後者,當然最低不能低於70%。】

【這裏面有很嚴密的公式和金融學知識。】

【一旦超發,就會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簡單來說,錢不值錢了。】

【所以,中央銀行每次增發貨幣都是極其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