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七)(第3/4頁)

唐朝的老百姓們更是不滿的嘟囔:

“這接下來的皇帝是個昏君吧!怎麽能相信奸人之語!”

宮中。

李世民狠狠的拍了一下禦椅的扶手,開始痛罵不肖子孫!

不用仙畫說他都能想到,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劉晏好不容易把滿目瘡痍的大唐給整治得像模像樣,結果你一登基把他給殺了?

那江山怎麽辦?!

能幹出這樣事情的人,怎麽看都不像是個有本事的明君啊!

李二鳳好不容易平復下去的怒氣又翻湧了上來,簡直要吐血。

而在劉晏所在的時空。

楊炎,和還沒有當上太子的李適,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

完了!

徹底的完了!

尤其是李適,他幾乎能看到那張龍椅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反倒是劉晏,除了起初有些失落的嗟嘆了幾下之後,立刻又淡然了起來。

“還未發生的事情,不要多想。”

身邊的幕僚倒是趁機勸道:“大人,您該考慮收幾個弟子,將您的本事給傳下去了。”

別每天從早忙到半夜,事必躬親,遲早會身體出問題的。

他的這個提議讓工作狂的劉晏一愣、旋即點頭:“你說得有道理。”

最起碼要給後面的朝廷留下點火種,……

⒎_[(,

劉晏和桑弘羊一樣,同樣做到了“民不益賦而國用饒”。】

【這就是歷朝歷代,每一個正直的有野望的財政官員的理想啊!所以,也難怪後世如王安石以及張居正等變法改革者都將桑弘羊以及劉晏視為偶像!】

【民不加稅,但國庫卻變得越來越富有。】

【靠的是什麽?當然靠的是工商業啊!】

【現在大家都知道,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來自於工商業,正因為咱們改革開放之後工商業逐漸發達,所以才能做到免除掉農業稅,以工補農。但是在經濟學概念和知識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的古代,桑弘羊和劉晏才是先行者。】

【而且,還是不被理解的先行者。】

北宋。

蘇軾正在與人論道,談及到西漢的桑弘羊、司馬遷等人之時,他憤而起身:

“自漢朝以來,所有飽學之士都恥於商鞅和桑弘羊,但實際上,君王們卻都心折於這兩者,不過表面上忌諱實際上卻一直都在用著這二人的理論!”

“這就是司馬遷的一大罪!”

“他誇大了商鞅和桑弘羊之功,將秦國和漢朝富強的理由歸於這兩者,讓後人皆以為是他們的功勞。但實際上,秦國富強是因為秦朝幾代君主修身明典,秦孝公致力於農耕,所以才產生的變化,並非商鞅之功。”

“至於桑弘羊,更是氣量狹小、見識淺陋之輩。”

“這兩人在天下的名聲,猶如蛆蟲蒼蠅糞便汙穢之物,簡直有汙我等口舌!”

他洋洋灑灑,和在場的人辯論數輪,回家後還覺得不過癮,索性揮筆寫下了文章。

文章名為《司馬遷二大罪》。

【據歷史學家們考證,在商業發達的巔峰朝代,宋朝,非農業稅的比重已經高達了70%。這個結構,即使在晚清的時候都沒有達到過。】

【蘇大詩人在罵桑弘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假如沒有這70%打的財政收入,大宋會變成什麽樣子?】……

西漢。

桑弘羊:“……”

原來後世罵自己罵得這麽狠嗎?

有些失落。

司馬遷:“……”

反應過來之後氣憤至極:“罵人幹嘛?”

還司馬遷二大罪!

這蘇軾也是史官嗎?是他清楚還是我清楚?商鞅尚且不論,桑弘羊不加稅卻讓國庫豐饒的事情是他親身經歷的,怎麽就變成吹捧了?

怎麽就變成詭辯之術了?

真是豈有此理!

司馬遷憤憤不平的時候,北宋,蘇軾也在自己府中十分羞愧。

“竟然是我無知淺薄了!”他對王朝雲汗顏道。

蘇軾之前認同司馬光的理論,那就是覺得天下的財富都是有數的,不在朝廷就

在民間,像桑弘羊這樣不給百姓加稅卻能讓國庫豐饒的事情絕對是司馬遷編造出來的謊言!

多出來的錢從哪裏來呢?

但此時他意識到,或許是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

原來商業那麽重要!

甚至在後世還因為商業發達甚至惠及到了農業,取消農業稅是因為發展了商業!

這完全出乎了他的認知。

天知道,他原本不喜桑弘羊並不是因為他頑固,而是因為覺得桑弘羊的政策的確是傷民。

現在看來,桑弘羊的執行過程雖然出了問題,但理念是對的,是有遠見的。

短視無知的是自己!

他有些五味雜陳。

王朝雲問他:“那大人打算後續怎麽辦?”

“⑿_[(”

只不過,他對經濟還有些疑問,因此將心中各種情緒收了收,繼續平靜的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