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五)(第3/4頁)

武則天眼中泛著犀利光芒,面上倒不顯,淡淡道:“既然他喜歡樂舞,那以後就安心做個閑散宗室,也未嘗不可。”

太平低下頭來。

母親這番話細聽似乎並不怎麽重,但明顯已經判了李隆基那小子政治上的死刑,甚至是他爹政治前途的死刑——這一家子,以後和皇位是無關了。如此窩囊的逃出長安,即使是臣子們也不會再支持他們。

而且,可想而知,他們日後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叛亂……還有吐蕃……”武則天道,“這些亂軍穿著的可是藩鎮的軍衣,且有些是胡人樣貌。”

大概率可以猜到是來自於哪一方的兵馬。

太平原本應該為自己少了一個爭奪皇位的政敵而感到高興,但想想仙畫中那淒慘景象,卻也高興不起來。

這幾個禍根不處理好的話,遲早還是會這麽一遭。

她看武則天的神色肅凝,有些沉重,上前安慰道:“母親,不如將這些先放一邊,看看仙畫中這位劉晏,是如何力挽狂瀾的?”

武則天這才暫且將心思放下。

她們不知道的是,雖然仙畫似乎是在講大唐如何如何慘,但後世的趙匡胤卻依然有些羨慕。

“果然是盛唐啊!”他有些唏噓,“即使打成了這樣,也依然還能收復失地。”

而且,後面還有個小中興,硬生生的又續了百來年的命。

再想想大宋失去的幽雲十六州,真是……羨慕啊!……

【治理國家,那得要收稅啊,不然朝廷哪裏來的錢?】

【可如今百姓十不存一,又上哪兒去收稅?】

【可以說,劉晏的開局堪稱地獄,比桑弘羊慘多了。】

【他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是疏通漕運,要想富先修路,路堵了那可沒辦法發展商貿和運輸商品糧食。】

【第二個,就是改革鹽政!】

唐朝,鹽場。

小管事們私下議論:“朝廷的旨意應該很快就要到了吧?我可是聽說,鄰縣的鹽場已經收到了。”

“可探聽到了具體內容?”

“還真打聽到了。”管事得意的道,“聽說,劉尚書打算裁撤官員,以後朝廷只負責采購咱們這些鹽場生產的鹽,再統一價售賣給商販,剩下的運輸和售賣環節都交給商販。”

有的管事疑惑不解:“這樣有用嗎?”

“我覺得有。”經驗老道的管事瞅了瞅四周,壓低聲音道,“你們想想,以前都是這些鹽官說了算,他們中飽私囊是夠了,吃得滿腦肥腸,朝廷收上去的鹽稅卻只有那麽一點點。”

“如今裁撤了那麽多官員,少了那些貪官,留下真正做事的,豈不是好事?”

“況且,讓商販運輸和售賣,利潤給他們,自然會積極做事,百姓也少了怨言。”

旁邊聽著的人恍然大悟:“如此聽來,還真是。朝廷有了收益,商販也有了收益,且朝廷還能從鹽商的利潤中再收一道稅,竟然面面俱到了。”

他們臉上露出崇拜之色:“聽聞劉尚書孩童時就是天才,果真聰明絕頂呐!”

【除此之外,劉晏還免除了鹽業的運輸稅,然後大力打擊私鹽。】

【這番整改之後呢,大唐在鹽政上面的收入整整翻了將近十倍!可以說中唐之後的朝廷財政,完全是由鹽稅撐起來的。】

【而且直到清朝,幾乎後續的朝廷都在延續劉晏所提出來的鹽政法。】

【甚至咱們現在,鹽業只允許國營以及少部分具有食鹽定點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而這些企業也只負責生產和源頭的批發,並不負責終端的銷售。】

【只能說,劉晏的設計,在一千多年前,就堪稱完美。】……

唐朝。

聽到這樣的誇贊,劉晏素來端方的臉上也難免露出了些許笑容。

“比不上管子和桑公之能。”

嘴巴上還是要謙虛一下的,實際身為工作狂的他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在琢磨著路小柒所說的後世鹽業。

“主要是國營,少部分卻是民營,這又是為何?其中必有深意……”

他覺得自己要好好想想,然後看看自己的鹽政之法是不是還能再改進——實際上,劉晏更希望仙畫來挑挑自己的刺,這樣才方便他改進。

這就是工作狂的自覺。

漢朝。

桑弘羊看得很激動,甚至拍了一下大腿,嘴巴裏喃喃自語:“對啊!我怎麽沒有想到!”

這劉晏的法子的確是比自己的設計得要更加的精妙。

裏面的一些道理他還沒有想清楚,但潛意識就覺得這樣實行起來絕對會更有效率,而且能夠獲得更加多的好處。

“讓商人也參與進來……”桑弘羊陷入到了沉思。

劉徹看著他,並不介意他的殿前失儀,甚至還頗為愉悅。

他巴不得自己的臣子們都能有這樣的靈光閃現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