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十一)(第2/4頁)

但同樣有一些頑固的保守的,或者是貧窮的家庭,會選擇讓她們待在家裏。

“我若是有錢,肯定是我兒去讀,他那麽聰明,肯定能考出個功名來。至於那幾個小丫頭片子,賠錢貨,有什麽好讀的!”

在他說出自己兒子聰明的時候,旁邊的人臉上都露出微妙的神色。

“要是學校提供午膳,你也不送她們去讀?”

那男人眼睛一瞪:“你當我是傻的?要都去讀了,家裏的農活誰來幹?!你嘴皮子一碰,說得倒是輕巧,也不見你來給我家幹活!”

他罵罵咧咧。

在他身後,幾個小女孩低下頭,眼神帶著懵懂和一些麻木,毫不在乎的表情,但如果再往下看,就能發現有人放在身側的手,揪緊了衣服,顯然內心也並不平靜……

【所幸,我們還是有很多人正在關注山

區和農村失學女童這個群體,

並且專門為她們付出了極大的心力。】

一群穿著紅色校服的女孩子正在操場上跑步。

一邊跑一邊用洪亮的聲音背誦著她們的校訓: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聲音震耳欲聾,回蕩在群山之間,天地之間。

鏡頭一轉,定格在旁邊一位梳著樸素短發、面容嚴肅中帶著慈愛的中年女性身上。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位於雲南省麗江市,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只招收來自於當地的貧困女學生。】

【它由時代楷模張桂梅張校長所創立。】

張校長面對鏡頭道:“我就是希望她們能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當時,我剛調到華坪來任教,就發現很多女孩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後來我一個一個的去家訪,發現她們要不就是被家裏人給早早的嫁出去了,要不就是出去打工了。”

“但你說,沒學歷,沒什麽文化,出去打工能有什麽好前途呢?無非就是又重復老一輩的路。”

她回憶自己去家訪的一次。

一個才十三四歲的女孩子抱著她哭:“張老師,我不想嫁人,我想要讀書。”

張校長細問下才知道,女孩的父母為了三萬塊錢的彩禮把她的婚姻給“賣”出去了。

“後來,我再也沒找到她,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2001年的時候,我當了華坪縣福利院的院長。在裏面看到了很多被遺棄的女孩兒,就發現,每一個孤兒的背後其實都有個悲劇性的母親。”

“當那些沒有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女孩兒,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只能被裹挾著匆匆的進入到社會和婚姻,她們會成為低素質的母親,然後培養出低素質的下一代,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小學和初中有國家兜底,所以相對還好一些,但高中需要自己交學費,很多女孩兒即使考上了,家裏也不會讓她們去上。”

“我想讓她們在知識裏拯救自己的命運。”

張桂梅校長想辦一所免費的高中,讓大山裏的女孩兒都能讀書。

【拿出自己的存款,找教育局,甚至是打印出自己的各種證件在街頭募捐,歷盡艱辛,華坪女高終於被張校長艱難的建立起來了。】

【它成為了當地失學女童在黑暗裏的燈塔。】……

女孩們背誦校訓的聲音回響在各個時空裏,即使這段已經過去,但似乎所有人都還能聽到天地之間的回響。

清朗、洪亮、大聲、堅定。

無數的女性不知不覺都站了起來,似乎有一種力量讓她們無法再安然的躺著或者是坐著。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她們開始喃喃的跟著重復,一遍又一遍。

孫英娘、馬瀛蓬、王婉清、鮑姑……她們的眼睛閃亮,不住的在心中琢磨這段話中的深意。

魏晉。

謝道韞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終於坐了下來,臉上還帶著還未完全消逝的震撼以及疑惑。

她身邊的侍女笑道:“這段話絲毫不押韻,也全無古意,但不知為何,聽上去卻讓人覺得過耳不忘。”

謝道韞緩緩的點頭,輕嘆一聲:“用韻腳和古意來評價它,未免有些小氣。”

這段話雖然白,但是其中蘊含的力量以及站在高山之巔俯視和睥睨世間的高傲與霸氣,卻是如此的強大。如果她是在其他的場合聽到這段話,或許會認為這描述的是一位偉男子,但沒想到,這段話卻是從一群女孩子口中說出來的。

而且,這居然是女校的校訓!

這才是讓謝道韞覺得震撼,甚至手臂上不受控制的冒出了雞皮疙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