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六 )(第2/4頁)

當他用金屬導線給電堆通上電的時候,他讓助手拿過來一個小的指南針。助手忍不住小聲問了一句: “真的會有用嗎?”

有沒有用都要等做了才知道。奧斯特將指南針放在通了電的電線下方。幾乎是立刻,他和助手看到指南針上的小磁針的方向發生了一定的偏移。

助手擦了擦眼睛,然後不可思議的道: “奧斯特先生,它的方向真的不一樣了!”奧斯特喃喃道: “通電的電線可以讓磁針移動,說明這其中的電流可以產生磁場。”助手問: 磁場是存在於電堆中嗎?

奧斯特將指南針拿起來,又放下,觀察著指針的變化,然後搖頭道: “我覺得磁場應該是發生在電線附近。

電流沿著電線而流動,而它生成的磁場方向也圍繞著電線。

【這就是電磁感應。】

【它揭示了電與磁之間的某種運行規律,在此之後,很多科學家開始前赴後繼的進入到這個領域,系統的研究起電和磁,並誕生了很多的新理論與新方程。】

奧斯特發明了他的實驗日志。

幾個月之後,一個德國科學家靈機一動: “如果電流能讓磁針發生移動,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根據這個磁針偏移的角度大小來檢測電流的大小?

他因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檢測電流大小的檢流計。

幾年後,又有一個叫歐姆的科學家用檢流計發現了電流大小和材質之間的關系,他稱其為“電阻”。

各種各樣關於電的發現以及計算方程式噴薄而出。很多方程式到現在都還在使用。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漢朝。

淮南王劉安正在府中悠哉悠哉的觀賞仙畫。

自從決定不造反了之後,他的生活陡然就像是放下了什麽重擔,反倒過得更加輕松了。他成日就和幾位熟悉的道士們煉丹,哦不,現在應該說是搞化學研究。

丹,那是萬萬不敢再吃了。

劉安這人,對這些東西本來就挺感興趣,磁石他也玩過。

看到這裏的時候,他呵呵笑起來,對身邊的道友說: “磁石相斥,如果這電流真能產生磁場,的確會讓磁針偏移。

磁石相斥的道理他早就懂了。①

將一顆葡萄放入嘴中,劉安頓了一下,也有些佩服: “不過,能孜孜不倦研究十四年,就為了一個道理,此人倒也值得佩服。

“王爺,旁邊的道士說, 咱們不妨也來試試看這個?”

靜電起電機主要是用硫磺,磁石也有,淮南王也能搞到鐵,銅和鋅片,還有其他金屬,做這個實驗似乎並不難。

劉安對伏特的那個電堆早就有些手癢癢了,當下就點頭: “可以。待本王著人準備。”這東西好玩啊,比煉丹還有意思。

【我們先來看看,運用電磁感應理論而首先在現實中制造的一種工具。】

【那就是我們剛剛所說到的電報機。】

路小柒用了一段抗戰片中的諜戰片段——沒辦法,大部分現代人對於電報最大的印象就來源於這裏。

在緊張的情報室裏面,穿著軍裝的情報人員,主要是女性,坐在電報機前面。一位女情報人員起身,將自己剛截獲的情報交給長官。剛收到的情報,日軍的坦克部隊已於今日早上進城。在這個過程中,電流的聲音和電碼敲擊聲還有打字機的聲音一直回蕩在室內。

【摩斯密碼大家都知道。為什麽叫摩斯,因為發明這個電碼的美國人叫摩斯,Morse。但是,他

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發明電報機的人。】

【電報機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753年。】

一個叫做莫裏森的英國人正在向大眾展示自己的一項新發明。

那是一個金屬的,還連接了靜電起電機,有著很多金屬導線的裝置,看上去略微有些復雜。莫裏森眉飛色舞的為大家做著演示:

看,這二十六根導線,每一根都代表一個字母。

大家看過去,每一根導線下都連接著一個金屬小球,小球的下面又掛著寫了相應字母的小紙條。莫裏森見大家明白了,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現在,就讓我會大家展示一下奇跡。”

他開動靜電發電機,經過多次摩擦後,靜電通過導線傳輸了過去,相應的導線末端的金屬球有了靜電後就將下方的紙條吸附了過來。

“看!”莫裏森激情洋溢, “我們只要記住相應的字母順序,就可以把它們組織成文字。”

圍觀的群眾有點冷漠: 然後呢?

莫裏森: ……難道你們不覺得這是一個創舉嗎?這樣即使我們相隔幾裏,都能收到對方發過來的消息。

群眾冷靜的指出來: “莫裏森先生,恐怕你的靜電發電機提供不了這樣的支持。你看,現在已經沒有電了。

莫裏森回頭一看,靜電早已經消散,那些金屬導線又全部老老實實的垂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