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後續(二)(第3/4頁)

現在印刷工坊裏的那些工匠,都在見縫插針的學識字,誰都不想被時代拋下。沈括若有所思。

這時候,小廝前來:大人,蘇大人邀您前去司天台。

可說了何事?

沒有說,但好像是因為水運渾象的事情。

沈括立刻和畢異道別,然後順手把他印出來的書給帶走了。

到了司天台後,剛進去,就看到了擺放在廣場一側的水運渾象台。盡管不是第一次見到了,但每次沈括都能感受到那一份震撼。

如此龐大,裏面的結構卻又如此精密。

難怪在後面就連蘇頌的兒子和助手都無法仿造出來。想到南宋,沈括心頭又飄過一絲陰霾。

進入到水運渾象後,才發現在場的不單單是蘇頌,還有他的兒子蘇攜,以及韓公廉等人,以及在一旁站著的蘇軾。

沈括忙向他們見禮。

蘇頌見他來,笑著招手讓他上前: 存中來了。我們正在研究仙畫所說的擒縱器。蘇軾笑道:我只是來看熱鬧的。

交談之後,沈括這才知道,原來蘇頌這段時間不僅是在家

著書,把自己在天文和機械上的一些所得都留了下來,而且他還惦記著仙畫中所說的座鐘一事。

“我知存中也精通於天文和機械,所以想要邀你一起來研究這座鐘。”蘇頌撫須道。

之前沈括就參與過渾天儀的制作。

而且,沈括可是在月球上有環形山的人!沈括自然應允。

他對仙畫中顯示的座鐘早就感興趣了,可以精準的知道時間,這東西可不普通。而蘇頌了解擒縱

器,由他來牽頭這件事情,的確是再適合不過。

聊到最後,沈括找到蘇軾。

蘇軾: 存中,我只是來看熱鬧的,研究這些東西,我並不在行。

蘇學士,我要給您看的卻是另外一件東西。沈括遞給他剛從畢昇那裏拿過來的書。蘇軾接過來一看,一本很常見的《論語》,有些疑惑。

沈括見狀一笑,和他說道: “這本卻是畢昇用新發明出來的金屬活字印刷的……”

他將這本書印刷所用的時間和成本詳細的告訴蘇軾,蘇軾越聽眼睛越亮: “如果成本和時間可以再低一些,那……

沈括接上話: “那蘇學士想要辦的報紙就很容易了。”

他也是之前聽蘇軾和人提起報紙的這個概念,覺得仙畫中出現的這個東西其實大有用處。就像是面向民間的邸報,可以將一些大事和朝廷的一些新出的政策決議宣講給老百姓聽。

不過要辦這個和現在的邸報以及民間小報還不一樣,量大,定期,所以蘇軾又覺得現今的印刷還支撐不了報紙的出現。

沈括今天就特意把這本書帶過來給蘇軾看看。

蘇軾連忙謝過,興沖沖的拿著書去給自己的弟弟蘇轍和其他的友人看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沈括就和蘇頌等人在司天台研究擒縱器和座鐘。擒縱器的原理蘇頌是知道的,不然這水運渾象台上就不會出現報時裝置。

難點在於,如何將這擒縱器縮小,然後再和那些指針聯系起來。

在時間的顯示方面,是選用二十四小時還是選用現在的十二時辰,也引起了一番爭吵,最後大家決定把這兩種時間都放上。

用了三個多月,蘇頌和沈括一行就將座鐘給做出了。這東西當然是先呈給皇帝。

宋神宗看到指針顯示到相應的時辰,然後座鐘的下方就會彈出一個正在敲鐘的小人,發出清脆的鐘聲,不由得嘖嘖稱奇。

而朝中眾臣們現在對這些的態度都很寬容,不再說是奇淫技巧。只是不會讓官家過度沉迷於這些,畢竟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避免大宋再走向之前的結局。

南宋,最好是不要再出現了。

一時間,武將們和軍備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比如,沈括的工作內容裏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火藥作和軍器所幫忙改進裝備。他還真折騰出了一種叫做“神臂弓”的弓弩,比起之前的弓,射程要更遠。

有一天,沈括在火藥作看完他們研究出來的各種火箭、火炮之後,留在那兒吃了頓飯。

這邊都是荒郊野外,條件肯定沒有汴梁好。沈括他們在官署裏吃飯的時候,那邊就用小鐵壺在燒著開水。

沈括一邊吃飯,一邊盯著那燒開水的小鐵壺,看到壺蓋被裏面的水蒸氣頂得一直在不停的跳,忽然就想到了剛才火箭發射時的情形。

監軍在想什麽?一旁的人好奇的問。

之前仙畫中所說,火箭能夠升空是因為爆炸產生的推力是嗎?沈括忽然問他。在場的都是技術人員,當即點頭: 是。

“那現在這水蒸氣,產生的是不是也是一種推力?”沈括指向那小鐵壺。

那人懵懂的點點頭:應該也算,可是……這水蒸氣可不能用於發射火箭和火炮吧?他們這裏指的火箭就是字面意思,帶火的箭,射出去後火藥會爆開。這人撓了撓頭,沒搞懂,這水和火怎麽能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