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後續(第2/4頁)

劉公直還是有些不放心: 自古就沒有女人在朝中為官,我就是怕你要是去了金陵,恐怕成為眾矢之的。

馬瀛蓬倒是比他要更加樂觀:“我覺得最近的形勢已經明朗很多,你看咱們這兒學堂裏都多了很多女學生,而且很多家裏都在給家中女兒放腳。女子為官或許自我而始,但絕不會在我這兒終止。

大家的觀念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

能看出來,皇上和朝堂的觀念也在改變。

“而且聽聞朝廷有意重修歷法,我想去看。”

劉公直想了想,點頭: “那咱們即刻就出發。”

擔心也沒用,又不能抗旨。

朱元璋宣召得急,兩人也沒拖延,劉公直辭去了縣學的訓導之職後就立刻收拾東西。兩人一商議,決定坐海船到松江府,在從松江府換船通過長江行駛到金陵。

這樣更快。

唯一要擔心的可能就是海船怕遇上倭寇。

待到登了船,船上的管事笑道:“諸位放心,現在我大明的官朝時不時就在這一帶的海面巡邏,倭寇不敢來犯。

馬瀛蓬好奇的問: “那會不會有海盜?”

管事指了指碼頭的方向: “夫人放心,咱們只沿著海岸線走近海,海盜可不往這邊來。而且,現在都在趕著下南洋呢,甚至還有船隊往更西邊走,想嘗試一下仙畫中麥哲倫所說的環球旅行。

馬瀛蓬往碼頭看去,的確是熱鬧非凡。

昌黎縣這地兒在現代的時候叫秦皇島,本就靠海。馬瀛蓬是本土人氏,但她回想了一下小時候,都很少見到碼頭有這麽熱鬧的時候。

大大小小的船只停

靠在一起,有船只正在楊帆準備啟航,碼頭上全是前來相送的人。跑海船可不是那麽簡單的,除了那麽些大海商,一艘船往往是幾家人甚至十幾家人出錢湊份子才能搞起來。

馬瀛蓬知道自家就投了一點股份在一艘船上。

但她不理解的是另一點: 為何開海了反而海盜就少了?

劉公直知道妻子醉心學術研究,對這些不太關注,便道: “你以為是誰去做海盜?既然能求得一碗飯吃還能有賺錢的機會,誰會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呢?

馬瀛蓬秒懂。估計即使還有些依然幹著海盜的活計也會把目光盯向那些從遠洋回來的商船,自己這些近海的客船的確會安全許多。

旁邊的管事深有同感:“托仙畫的福,也托陛下的福,現在的日子可好過多咯。總之您二位放心,安全得很。

下午客船離開了碼頭,鼓起風帆向松江府駛去。

在船上需要度過五天左右的時間,而且搭乘同一條船的往往家境也都雷同,一來二去也認識了一些朋友

馬瀛蓬就認識了這麽一家人,是送家中一雙兒女前往金陵讀書。

老婦人看向自己的孫子和孫女: “聽聞金陵開了大學,又設了農學、醫學、儒學、博物學和算術等不同科目,而且還招女子。老身便想著送這孫子和孫女去試試。

馬瀛蓬早就聽過金陵大學。

陛下在金陵近郊圈了一大塊地,仿照仙畫中後世的大學建起了學校,又設置了幾大科目。還曾經因為把儒學和其他幾門相提並論而受到了一些士人們的反對和攻訐。

如果是仙畫剛開始的那會兒,他們的聲勢可能會大很多。但是在仙畫已經播放了這麽多期,時長達到近兩年之後,一切都已經天翻地覆了。

大部分的人甚至包括大部分的讀書人都覺得這樣的設定沒毛病。

有人甚至憤憤不平的指責那些人——你們難道還想要阻礙科學的發展,讓華夏全方位的落後於西方才滿意嗎?

即使是儒學,也要思變才行。

於是,朱元璋很順利的就推行了一些政策。馬瀛蓬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她只覺得遺憾,這科目居然沒有天文學。不過她也知道,天文學在這時候還太過飄渺,專門研究這個的

人也少。

只希望後續科學發展,能夠把天文學單列出來。到時候,若是可以的話,她想去當個老師為天文學培養一點種子。

她就稱贊老夫人眼光長遠。

老夫人拍了拍身邊孫女的肩膀: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這孫子吧,讀書不太在行,但是從小願意跟著他舅舅去外面折騰,看這個花那個草什麽的。老身想著,那不如讓他去考個博物學或者醫學,看看他有沒有這個命。

“反倒是我這個孫女,從小聰明。這世間女子,若是能有其他出路,又有誰願意一直被困於後院呢?所以索性一咬牙,也讓她去考考看。反正仙畫也說了,不要成親太早。還有時間讓她自己先撲騰撲騰。

馬瀛蓬很佩服這位老太君。

雖然仙畫這麽說了,但民間十三四歲嫁女的卻還是很多。能這樣想的,都是真心為孩子打算的。那少年靦腆道: “我就想學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