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物學,農學和醫學的地基(五)(第2/4頁)

【那時候流行的是“融合遺傳”說,大概意思就是,父親的特點,和母親的特點,在他們下一代的身上會相融合在一起,類似於紅色的牽牛花和白色的牽牛花結婚後,會生下粉色的牽牛花寶寶。萵苣姑娘和禿頭王子結婚後會生下有著正常頭發的寶寶。】

路小柒用惡搞的圖像呈現了牽牛花和萵苣姑娘,看得人會心一笑。

即使是沒聽過格林童話的古人們也能明白這個梗。

……

現代生物學的“遺傳”這個名詞,在華夏古代的意思是“留傳”。

比如司馬遷在《史記》裏寫, “慶有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明末《二刻拍案驚奇》中寫: 只因制造之藥,其方未嘗不是仙家的遺傳。

所以當仙畫說出“遺傳的規律”時,大家都摸不著頭腦。

但她一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民間俗語後,聰明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原來遺傳竟然是這個意思!

而且它還有規律!

張仲景和孫思邈這樣遊歷民間見多了病例的大夫擰起眉,他們的確見過很多父輩有病,然後子女也會同樣得這種病的例子。

這與遺傳的規律有關嗎?

明皇宮內。

朱棣喃喃自語: “對呀!為什麽種瓜就一定會得瓜,種豆就一定會得豆呢?”朱元璋瞪他一眼: “你讀書讀傻了嗎?”

他覺得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還需要去想為什麽?傻了吧!朱棣不說話,免得再被打。他心裏隱隱覺得,這裏面或者是蘊含著一個大學問。

朱棣不由得變得興奮起來。

想起來,又怨念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哥。

朱棣:.……又怎麽了?

民間。

那些人到中年,甚至是人還沒到中年頭頂就呈現地中海的男人們頓生絕望之情:..…!!!

簡直想要大哭一場。

意思是,他們的禿頂就會這樣一直遺傳下去嗎?即使找頭發濃密的姑娘也不能改善?

不要啊!!!

當然有更多的人眼睛一亮: “知道了遺傳的規律,是不是就可以生出更健康的更聰明的後代?”反應過來的人都開始正襟危坐,尤其是對後代心切的帝王們。

就連剛剛不屑的朱元璋也多了幾分認真。

朱棣默默的扯了扯嘴角,都這麽大年紀了,就別想這些事了啊!

【但是,這時候一個叫孟德爾的修道士掐指一算覺得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樣!】

【為了反駁這個說法,他在修道院愣是種了八年的豌豆!於是被後世稱為“豌豆射手孟德爾”!】

【開玩笑的啦,哈哈。】

在詭異的音樂中,綠色的小僵屍晃悠悠的走了過來。

而生長著的豌豆射手噗噗的往外吐著像是子彈一樣的豌豆,挨了三次之後,小僵屍的頭哐當一聲掉了下來。

然後,豌豆射手的臉被P成了孟德爾……

這《植物大戰僵屍》有點恐怖但又有點可愛的畫風驚到了古人。

小朋友們“呀”的一聲,張開手捂住眼睛,但是又忍不住偷偷的從手指縫裏偷看。這是什麽?感覺好好玩的樣子。

唐朝,閣立本拿毛筆唰唰的在宣紙上畫了幾筆,栩栩如生的小僵屍和豌豆射手就躍然紙上。他笑著對自己的兄弟閻立德道: 這後世的繪畫風格倒是多種多樣。閻立德同樣是繪畫名家,贊同道: “與今時風格截然不同。”

讓他們深受啟發。

【孟德爾為啥要在修道院呢?因為他家窮,然後修道院有福利,成為修道士之後最起碼可以包吃包住還有工資拿。不過他可不是民科,他是正兒八經上過大學的,還去過維也納大學深造,受過系統和專業的科學教育。這也為他的實驗打下了基礎。】

【從維也納大學回來後,孟德爾開始關注

遺傳學,他提出了一個假設,然後為了證明他的這個假設,他開始了他的種豌豆之旅。】

【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裏,孟德爾種了將近三萬株豌豆!】

“我覺得這個實驗還可以培育出更好品種的豌豆,提高豌豆的產量,這對於我們修道院是有利的。”孟德爾一本正經的向修道院院長申請。

院長的眼睛從小圓眼鏡下瞅了他兩眼: “修道院北邊那塊地給你。”

孟德爾腆著臉道: “我還需要助手。”

兩個,不能再多了。

孟德爾和自己的兩個助手買來了幾十種不同的豌豆,有高莖的,有矮莖的,有開白花的,還有開紅花的,有豆子飽滿的,還有豆子皺皮的,各種各樣不同的性狀。

他們一起將豌豆種下,很快就收獲了一季豌豆。助手問他: “我們接下來做什麽?”

孟德爾思考了一下: “我們讓高莖的與高莖結合,然後再讓高莖的和矮莖結合,看看它們培育出來的豌豆是什麽樣。會不會產出一種中等高度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