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生物學,農學和醫學的地基(三)(第3/4頁)

有的可以和人安然無恙的共存,有的能夠引起腐爛長毛,有的還能夠引起疫病。他估計後世對這些應該研究得很透徹了,能夠分辨哪種是好,哪種是壞。政治人物們也往往能夠一下子就抓住核心——

“看來那歐洲的確是如胡商們所說,雖然每個國家各自為政,但是又聯系緊密,來往頻繁,甚至是互相聯姻。”長孫無忌道。

所以,列文虎克身為一個荷蘭人可以寫信給英國皇家學會。英國皇家學會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派人去荷蘭檢驗他的真偽。而教會,則是淩駕於國家之上的。

自從之前仙畫提到歐洲後,李世民就派人找來了活躍在西市的胡商們,向他們了解如今歐洲各國的情況。他們這才知道,歐洲各國分分合合的那些趣事。

貞觀君臣們聽得津津有味。

如今官方派遣的使者正整裝待發,準備往西域、大食甚至是大食更西邊的國家出發了。

【列文虎克制造顯微鏡的技術非常高超,一直沒人能夠超越他。但是,出於商業的考量,列文虎克對自己的工藝秘密守口如瓶。即使是胡克找了一位皇家學會的會士去荷蘭,他也沒有說出來。胡克對此頗有一些怨言。】

胡克對友人抱怨道: “現

在微觀研究的領域已經全部落在了一個人的肩膀上!”

這是技術壟斷!

友人問: 他還是拒絕透露如何制作高倍顯微鏡的?

“當然。甚至是連皇帝陛下去他那兒觀看的時候,他都只拿出中倍顯微鏡來!他難道想將這個秘密帶入到棺材裏面去嗎?!

或許他覺得如果透露了這個秘密,科學界就會無視他的貢獻。

【在他死之前,列文虎克還惦記著把自己發明出來的所有高倍顯微鏡都給毀了,只留下了零星幾個。就UP主有點不太懂他的考量,如果說是為了商業利益,但人都要死了倒也不必如此。可能還是為了名吧,希望自己成為觀察微生物的第一人。】

【他這一手也直接讓微生物學停滯了最起碼一百五十年。】

有識之士們都長嘆一聲。

沒想到西方同樣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工匠們在心中暗自想象,如果是自己,會不會也像和列文虎克一樣隱藏起自己的秘密。想了半天之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會!

“但我死的時候不會把它們都毀去。”有人道, “把這個秘密留給子孫後代不好嗎?”

有人笑道: 咱們這兒可不行,陛下和貴人們一聲令下,不管是什麽秘密也得要交出去。

那人一愣,苦笑: 還真是!

皇帝們也覺得好笑。

朱元璋嗤笑一聲: “他們的皇帝也太沒用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想要知道這個秘密,他還敢不給?

朱楠嘀咕: 這皇帝也得顧著點臉面,哪有看到自己的子民有點好東西就伸手去搶的。而且這也不是什麽大產業。

朱棣在旁邊輕咳了一聲。

聲音雖小,卻被朱元璋給聽到了,頓時給了他一個爆栗。

不孝子!給老子閉嘴!

朱元璋撫了撫自己的胸,又瞪了朱楠一眼。本來還想讓這不孝子留在皇城幫自己幹點活兒,現在他怕自己留他在身邊會短命!

【後來

的科學家們用了很多先進的方法,比如X射線和中子層析來掃描他剩余的幾台顯微鏡,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事實,那就是列文虎克所采用的的鏡片其實和胡克在《顯微圖譜》中提出來的方法是一樣的。】

【只是列文虎克的技術可能更好,或者是在某項工藝上有著開拓性的進展,所以才成功的獲得了高倍數。差之毫厘,謬以千裏說的就是這麽回事。】

【如果胡克在世,知道了這個消息,不知道會作何感受。】

列文虎克的顯微鏡已經成為了文物,不能拆開,只能用科技手段來掃描內部。在中子束的掃描下,它內部的構造被揭示了出來。

它的鏡片就像是一個不規則的圓形玻璃球,如同扁豆一般,而在末端帶了個小柄。不管從哪個角度開始掃描,都是玻璃球的形狀。

這真的是和之前胡克做出來的那些玻璃球差不多!有人驚呼。

大家都抓耳撓腮: 這列文虎克到底是怎麽做到的?為什麽同樣的方法,胡克就做不出來?有人小小聲道: “這胡克要是知道了,估計真的要被氣到跳腳。”

而一些掌握了秘技的工匠們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

工藝這東西就是這樣,一點點的小改進就能做到和別人不一樣。有的時候甚至只是手感上的稍微一點點不同。

只有各朝將作監的人在嘆氣,這還真要從燒玻璃開始做起了啊!!

【啊,對,不好意思,我差點忘了我們是在講細胞。】天幕中響起了情景劇裏的笑聲。天幕前有人也會心一笑。有人茫然看看四周:好笑嗎?那我是不是也要跟著笑?不笑的話會不會顯得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