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明的後續影響(第2/4頁)

如果這棉花真的能種出來,織布機也能做出來,那黃婆婆的功德可就太大了!

而且她們心中也在想,在紡織一事上,明顯就是她們女性的貢獻大!仙畫說得對,誰說女子不如男的?以後可一定要告誡自己家裏的那些小姑娘們,要像黃婆婆一樣,好好的學一門手藝。有一技在身,即使是背井離鄉,從松江走到海南都不怕!

裏正也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祠堂建在這裏的。

他想得更多一點——現在紡織機的構造被仙畫公開了,大宋所有有工匠的地方據說都在加緊研造,這要是被他們先造出來了然後又把祠堂給立了,這黃道婆不就成了他們的了?

那不行!

這可是他們烏泥涇鎮人的榮耀,必須得要留住。所以,這祠堂必須要建,還得趕緊建!建得越大越好!

·

明朝。

朱標死了之後,朱元璋悲痛欲絕,但是因為仙畫的出現,讓他不至於變得像歷史上那樣的癲狂。最起碼,可能是因為心裏有事,他並沒有下令讓人為朱標殉葬。

就好像,心裏面一下子有了顧慮,行事也不敢太偏。

畢竟,明朝在仙畫的口中,似乎也是貶居多。這要是自己再做了點啥,說不定以後還會被仙畫罵,當著全天下的人罵,這可太丟人了!

另一方面,因為朱標快死的時候執意讓朱元璋不要立朱允蚊為皇太孫,所以半個朝堂的人也保住了性命——原本時空裏的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子掃清障礙,怕功高礙主,也怕孫子壓不住,他可是直接清洗掉了半個朝堂的臣子,包括很多跟著他打天下的開國功臣!

就也不知道這腦回路是怎麽長的。

而此次,朱元

璋只是發作了幾個自己早就看不順眼的臣子,死了幾十個人而已,和原時空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麽。

還讓朝臣們關注的是,燕王朱棣和其他幾位前來奔喪的兒子被他逐個叫去禦書房,徹夜長談。據說出來的時候,燕王雖然平靜,但眼角眉梢可看得出略帶喜色,其他幾位出來後頗有懊惱但也沒說什麽,整體都很平穩,沒鬧出什麽幺蛾子。

而且,雖然沒有傳出來到底立了誰為太子,但緊接著,朱允蚊被封了王,搬離了宮城。

群臣們幾可斷定,朱允蚊和皇位應該是無緣了。

也是,都被仙畫劇透了,怎麽可能還會一意孤行的立朱允蚊呢?除非朱元璋老糊塗到為了給孫子鋪路把幾個兒子都給殺了。

圍繞在大明皇宮之上的詭譎風雲暫時告一段落。

在太子喪事之後的第一個朝會上,先談論的一個話題是農業稅。

當然,別想多,並不是大明打算自尋死路的取消農業稅——不然他們上哪兒收稅去——而是怕後世取消農業稅給現在的百姓們造成沖擊,引起社會動亂。

討論之後發現除了零星幾例的大糊塗真的打算造反之外,百姓們的反應還算是平靜。

好在當時仙畫使用文字的形式傳遞的這條,”內閣大學士總結道, 鄉人們不識字,看不懂,所以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傳播。即使後面傳播開,可能也覺得是編造杜撰,而能識字的讀書人也知道這一條的實施在當今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所以也沒有形成輿論。

當然,私下底驚嘆後世的富強,揣測後世的賦稅制度到底是怎麽樣的這些小事情就不必要提了。朱元璋淡淡的點頭: “嗯。”這比他想象的情況要好多了。等到臣子們議論得差不多了,朱元璋宣布了幾條詔令,都與仙畫有關。

第一條就是他要修建寶船,組建一支船隊前往海外,揚大明國威,然後尋找一些礦產資源和在大明找不到的東西。

群臣們一時之間氛圍火熱。

海外好啊!

陛下,一定要找到美洲,將那玉米、番薯和土豆帶回來!還有金銀礦!

只有幾個朝臣,顫顫巍巍的提出來: 陛下,那之前頒布的海禁一事還作數嗎?

朱元

璋揉了揉太陽穴,心裏重重的哼了一聲。海禁都被後世給罵了個半死,就差說他是華夏民族的罪人了,還能咋搞?

當然是開啊!

但讓他承認自己之前做錯了,那還是有點抹不開面子的。

於是他只能對那幾名臣子實行了死亡瞪視,看他們的臉變得越來越蒼白,這才不爽的開口: “自然是開!而且民間若有人發現了新的作物,獻種者必定給予厚厚嘉獎!只是,一定要沿海諸地防範亂軍和海盜!

朝臣們在私底下交換眼色。

開海禁好啊,海運最賺錢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朱元璋打算在各州縣興建新式的官學,教導科學思維,招五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小少年,學堂裏還可提供免費的食宿。

這個主意一出,就像是在油鍋裏滴入了一滴水,一下子就炸開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