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農業大學之旅(六)

劉邦和蕭何在泗水亭邊的小山坡上看仙畫,一起跟過來的還有和劉邦交好的樊噲。

幾人看到這麽多用小麥面粉做的美食出現在天幕上,都不約而同的咽下了口水。

樊噲揉了揉肚子,覺得自己又餓了。

他是屠夫,平時吃得已經比普通人家要好很多了,有的時候偶爾能吃三頓,有的時候還能吃上點肉。在之前呂太公的宴席上,他一人就啃了一個大豬蹄子。

可以說,肉食是他的最愛。

至於麥和粟,樊噲是不得不吃。

麥飯就不說了,難吃。麥餅也不咋地,搗爛一下隔水蒸出來和麥飯的感覺也差不多多少,為了便於保存還要做得更幹一點。

看了路小柒的介紹後,他才知道原來麥子不是不好吃,而是他們一直沒找對方法來吃。

“劉季,你別折騰你那什麽水車了,趕緊去搞個石磨來。”他用手肘撞了撞劉邦。

劉邦倒下來:“石磨在郡城裏面就有,不過好像樣式有點區別。”

他拿樹枝在地上隨便畫了起來,將仙畫裏的樣式記好,然後嘆口氣:做一個也是做,做兩個也是做,等我把水車做出來再來做石磨。

他現在覺得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幹,像之前那樣每天喝喝酒不好嗎?

真是閑得!

【漢朝的時候石磨逐漸被推廣,而到了晉代,有一位無名人士發明了水磨,即用水力推動的石磨,民間開始有了磨坊,從此才可以大批量的將麥子呀豆子呀之類的主糧磨成粉。看到沒,沒有水車的發明也就沒有水磨,這就說明只有科學和不斷湧現出來的科學發明才能改變世界!】

一座木頭房子坐落在河邊。

大大的水車在屋外轉動,帶動了屋內連著的軸承,以及底下的石磨。

有人將一筐筐的麥子往入口處倒,麥子進入到石磨裏,迅速被水力帶動的石磨碾壓成粉末,從出口的槽泄落下來。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樣的水磨坑比家裏的小石磨能一次處理更多的糧食,而且還完全不需要人力和牲畜來轉動,只需要用水就行。

扶蘇立刻出列:“父皇,兒臣以為應該廣召工匠,命宮中尚方研制此物,然後推廣至民間。”

之前看到水車的時候他就

想上疏,但是宮中尚方如今任務繁重,制紙、制農具,忙得不可開交,他就想要放一放,稍後再議。但現在看到水磨坊,扶蘇以為這也同樣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李斯卻有著不同的意見:“現在的麥,產量遠不如粟米,若是在民間推廣此物,恐更多的人會種植麥,而放棄粟,影響到大秦的賦稅和軍糧。微臣以為此事可以稍後再議。”

扶蘇搖頭道:“相國此言差矣。民眾並非愚笨之人,自然能清楚自家每年要交的稅賦,再加以秦吏引導,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且水磨坊既然可以磨麥,自然也可以磨粟和菽等物,更何況水車對灌溉很有效果,兒臣還是覺得應該讓宮中先行研制。

李斯語塞。

他和扶蘇向來政見不是很合,剛剛也是習慣性的就想要出來反駁,卻沒想到對方這次在理。

他看了一眼扶蘇,在心中嘆氣。

想讓陛下改立太子,想來是不可能的。現今之計,唯有讓自己適應扶蘇。不過呢,也不能和扶蘇走得太近,畢竟陛下還正逢壯年,想必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臣子和繼承人走太近。

李斯在一瞬間心裏轉過了八百個心眼。

哎,想要永遠位極人臣,可真是難呐。

贏政這次對扶蘇頗為滿意,言之有物,沒有被資歷更深的臣子牽著鼻子走,很好。

他允了扶蘇的建議。

幾期仙畫下來,大秦境內的工匠竟然成為了最搶手的人才。

有工匠愁苦不堪,生怕自己是被抓了徭役。

但也有工匠抱著或許一朝發達的心思,迅速的當地吏目這裏掛上了名。

【可以說,一座磨坊就是一座糧食加工廠。還有一個說法是水磨起源於唐朝,因為最早的文獻記載就是唐朝的甘肅水磨。唐朝的時候磨坊已經被發展成為了一個生意,你們想想,長安城鼎盛時期人口上百萬,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這個糧食加工的生意是穩賺不賠的,很多大戶和權貴們都喜歡投資磨坊。還因為水源的問題經常和農民起沖突。】

【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不細說。我們繼續回到麥子上來。正是因為有了水力磨坊的出現,麥子才一躍成為了最重要的主糧之一。“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的這首詩就可以說明在唐朝的時候,關中地區已經普遍種植小麥。但小麥取代粟,要到宋朝,

那時候小麥的產量已經上升到了一畝地150-200斤左右。】

長安城郊。

一群農民拿著鋤頭氣勢洶洶的來到一座占地極廣的水磨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