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影響(第3/4頁)

劉邦和蕭何看過去,趕緊道:“呂太公。”

竟是剛搬來沛縣的呂家太公,前幾日劉邦還和蕭何去參加過呂家的慶賀遷徙之宴。劉邦還幹出了點混蛋事,蕭何言明要帶一千錢作為賀禮,不然不準入席。但他哪有什麽錢?索性一分不帶。

他沒帶賀錢,卻在進門登記賀錢的時候喊了一句“賀錢一萬”,引得呂公親自前來相迎。

後來知道只是無賴玩笑之舉,蕭何掩面不想認他,呂太公對他的態度卻依然十分熱情。

這讓劉邦對他的印象很不錯,如今聽到他要贊助自己研造水車,印象就更好了。

果然還是要吃大戶啊!

殊不知,呂太公對劉邦的印象也很好。

雖然他看上去吊兒郎當,像個浪蕩遊俠,但是仔細聽其談吐,卻很是不凡。如今見他願意為鄉民謀利,而且在鄉民之中似乎也頗有人緣和威望,呂太公就更滿意了。

他想到了自己未嫁的女

兒,叫呂雉。

他心中一動,或許……

呂太公正在為兒女婚事操心,而遠在鹹陽宮城之中的始皇帝贏政也總算是迎來了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消息。

這幾日,整個宮城之中十分低氣壓。

朝會之上,臣子們都不敢大聲喘氣,生怕被罵。尤其是和田地有關的朝臣,簡直是戰戰兢兢。

他們知道,很快就要有一大批人的頭顱將會被砍下,不,或許只被砍頭都是仁慈,他們的鮮血將平復王的怒氣,也將平復天下百姓農人們的怒氣。

他們只希望,這批人裏面沒有自己。

贏政和朝臣們也正在研究新的關於田耕的詔令,比如是不是要推行代田法,比如如何推廣耕牛,以及舊事重提的是否要減輕徭役。

讓很多朝臣驚訝的是,這一次,他們的陛下居然退讓了。

長城和靈渠的修建繼續,而剛開了一個頭的阿房宮停了下來。

消息傳到阿房宮的工地上時,被征來的民夫們皆喜極而泣,朝著皇城的方向跪拜。

他們原以為這輩子再也回不了家鄉。

這些消息傳來,倒是讓贏政的臉色變得和緩了一些。

而扶蘇和尚方這邊傳來的好消息,更是讓他的神情變得愈加放松。

扶蘇負責火器司的建造,他帶來的好消息是,大秦各郡送來的方士第一批已經到達了鹹陽。扶蘇在軍營之中騰出了一塊地,將他們關在了裏面,令將士們嚴加看守。而後續的選址也定了,因火器威力巨大,選擇了鹹陽城郊的一塊空地,離村落極遠,但附近有駐紮的軍營。既考慮到了安全性,也考慮到了保密性。

秦始皇頷首,這一次扶蘇做得還是不錯的。

這讓他稍稍的感覺到了輕松一些。

而尚方傳來的消息更讓他欣喜。

他拿起一張顏色淡黃,質地還比較稀疏的紙對著光看:這就是你們造出來的紙?

尚方令道: 陛下,此等紙張只是雛形,後續還需改進。

贏政提筆試了一下,不咋地,墨汁在上面全部暈開,一會兒就成了墨團。不過,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果真是用草席和秸稈等物制成?”

“需要幾天制成?”

了解到了自己想要的細節之後,贏政龍心大悅:做得不錯,賞!

待尚方令走後,他看著書案上的紙陷入沉思。

有仙畫在,現在大秦傳承自商鞍的“愚民”和“疲民”之策顯然是不可行了。他要考慮一下接下來對百姓和庶民們采用什麽樣的教化態度。

但不管如何,紙的提前出現都能讓他後續變得更遊刃有余!

贏政臉上露出這段時間以來的第一個淡淡笑容。

相比於贏政和劉徹略帶些焦頭爛額的狀態,李世民就要相對輕松很多。

他上任之後就大力推廣均田制,現在均田制也暫時還沒有遇到瓶頸,有時間可以慢慢討論接下來怎麽避免土地兼並。而且仙畫所提到的農具大唐基本上都有,不需要再從頭開始。

但他這幾日依然往先農壇旁邊的籍田跑得很勤。

大唐的君主是需要親耕的,當然並不是讓他們真的種地,而是了解農桑之事,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裏親自下地體驗一下,稱之為親耕禮。用意是讓皇帝不要忘記農才是國之根本。

先農壇的旁邊有一幹畝田地,就是皇帝的籍田,平時由專門的官吏管著。

不管其他地方收成如何,籍田裏的莊稼是一定要種好的,而且環境還得搞好,因為陛下經常會帶著眾位大臣們前來巡視。

但這一天,籍田的一側卻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陛下,咱們還是去莊子裏等吧。”李世民的貼身太監張阿難勸道。

這氣味都要把他給熏量過去了,可自己這位陛下卻依然興致勃勃,甚至面不改色的湊過去看。

李世民揮揮手:“朕以前打仗的時候,更難聞的氣味都聞過,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