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內秀的李麗(第2/3頁)

我上哪占便宜去!

深夜靜悄悄,一夜無話。

翌日。

等到大家洗漱完畢,吃過早飯之後,就抓緊時間趕路。

別看這幫司機們貪玩,喜歡去路邊店送點溫暖什麽的。

但對於把運輸的貨物,給及時運到地頭這件事,司機們還是會認真對待的。

玩歸玩。

運輸任務還是得完成。

這一次去南方參展,從剛開始計劃出發的時候,羅旋以為運輸服務社會,規劃出一條往南走的路線。

車隊到了銅陵再轉向東,過湖南,湖北,這樣穿插到粵西,最終抵達目的地羊城。

沒想到的是。

脂米縣汽車運輸服務社,卻是規劃的跨越黃河,走西山省省會、到國際莊。

然後進入大蔥產地,隨後向南進入江南水鄉地界,最終抵達羊城這條線路。

這麽走的話,路途其實要多300百來公裏。

但既然運輸服務社,人家都已經這樣規劃好行程了,羅旋也沒法去改變。

因為在這個時期,大家在新華書店所能買到的地圖,和運輸服務社的專用交通圖,那是兩碼事情。

真正的專業交通地圖。

那是屬於保密級別的東西,一般人都接觸不到。

就連十裏鋪公社主任,甚至是縣府裏面的普通工作人員,他們也無權查看這些東西。

所以,

既然脂米縣運輸服務社,是這麽規劃的,那麽羅旋就只能按照人家規劃好的路線,一路向南。

這一路走的艱辛。

但好在北方的道路更寬廣,視野也更為開闊。

雖然說路途上多走了幾百公裏,但好歹可以開的快一些。

在路上耗費的時間算下來,其實也差不多。

隨著車隊越來越往南邊走,坐在駕駛室的李娜和李麗兩姐妹,情緒也逐漸變得高漲起來。

在這裏,遍布著溪河湖澤。

有看不盡的綠草紅花。

處處青磚黛瓦,古橋幽巷,沒有了北方的粗獷豪放,但卻多了幾分婉約之美。

這裏的房屋瓦舍不似塞北那麽沉穩,處處鐫刻著歷史的厚重與雄渾。

但卻更為繁復、精美。

塞北之美,在於蒼茫雄渾。

勝在讓人抒發胸臆。

站在蒼涼的塬上,可意氣風發,可揮斥方遒,可揮灑豪情萬丈於天地間。

水鄉之美。

需要細心去品,用心去每一個細節裏品咂個中意境。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如同鐵鍋燉羊肉與文思豆腐。

前者可讓人吃的酣暢淋漓。

而後者,則需要輕柔入口、細細品味。

“喂,能不能在這裏停留一下下,我想吃清蒸鱸魚、吃海虹、吃蛤蜊,我要吃香煎帶魚。”

李娜嘴裏,向來不會叫羅旋哥三個字,而是以“喂”,“你”來替代。

“行不行嘛?”

李娜搖晃著瘦瘦的雙肩耍賴:“我在北方待這幾年,做夢都想好好吃條魚,再吃一次墨魚仔。”

離開故鄉太久。

那種銘刻在記憶深處的思念,其實是永遠揮之不去的。

只是被生活給壓在心底,不敢讓它發散而已。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李娜心心念念的想吃海鮮,這也正常。

不僅她想吃家鄉的味道、懷念兒時的記憶,其實李雪、李麗她們又何嘗不想呢?

只是她們顧慮太多,不敢像李娜這樣口直心快的說出來而已。

吃就吃唄,這有啥!

更何況現在的海鮮,便宜的跟個啥一樣的,只是受由於運輸條件所限制。

所以在塞北,是買不到鮮活的海鮮的。而且由於是生活習慣的影響,塞北人多半不愛吃這些東西。

因此在塞北的供銷社裏,曬幹的海米,海帶,就已經算得上是海鮮了。

等車隊到了海門,羅旋便停下車,說是要請所有人吃海鮮大餐。

見多識廣的司機們一聽說吃海鮮,頓時逃之夭夭,組團找川菜館吃紅燒豆腐、回鍋肉這些東西去了。

而跟著貨車過來的,那些從來沒吃過海鮮的家具廠職工。

他們一是出於想嘗嘗稀奇的心理,二來呢,這些人也有一點“向羅旋領導看齊”的心思在裏面。

這才跟著羅旋去了當地的一個漁村裏,嘗試著吃一次海鮮。

結果吃到一半,這些家夥就扛不住:一個是她們嫌太腥,第二個是說吃不飽。

最終這些土生土長的塞北人,紛紛跑到外面找餃子館去了。

吃的大快朵頤,不亦樂乎的李娜,顧不上管別人跑不跑。

心細的李麗看見羅旋在發呆,不由擔憂的問:“羅旋哥,你怎麽了?是不是嫌太浪費?”

點了一大桌子海鮮,結果只有李麗李娜兩姊妹吃。

李麗現在擔心的是浪費了羅旋的錢,而且還浪費了不少東西,所以引得羅旋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