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空間裏的異常(第3/3頁)

看著張曉麗端來的湯圓,黃萱不由臉一紅:原來,真正最了解羅旋的人,還得是人家張曉麗……

一碗熱氣騰騰的廖糟湯圓落肚,羅旋在廖糟裏面的酒精作用,和湯圓裏面的糖分滋養下,原本失血蒼白的臉,頓時變得紅潤了不少。

羅旋問:“高飛和簡騰他們呢?”

張曉麗回道:“高飛在忙著組織人力物力,開始著手準備災後賑濟和重建工作。

簡騰和陳小白他們,正在河道邊,用飛爪、白蠟杆,在洪水裏忙著撈人。”

無定河每到開春之時,都會發大水。只不過每年洪水泛濫的程度,有點不同罷了。

但每年洪水泛濫之時,都會從上遊沖下來不少樹木,破碎的家具之類的東西。

在缺乏柴禾的塞北,往往到了這個時期,社員們都會在一條繩索上綁上一個鐵爪子,跑到河邊去撈浮柴。

因此張曉麗嘴中所說的那種“飛爪”,在這邊好多社員家裏都有。

今年的洪水實在是太大了,大家夥浮柴沒撈上,全用來忙著救人了。

“扶我起來。”

羅旋掙紮著起身:“我要去河道邊。”

黃萱急眼了:“不行!我不準你去!”

“沒事,我不出力。”羅旋笑笑,“我就坐在河道邊,看看他們怎麽救人。”

“不行!”

黃萱堅持:“你的身體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先養好傷再說!簡騰他們幹活的效率,比生產隊裏的那些社員高多了,用不著你擔心。”

塞北漢子韌性十足,但他們幹活的時候,思維比較僵化,只知道蠻幹、苦幹。

簡騰畢竟是文化人,而且走南闖北的見識多,他的腦子要比這邊的人好使多了。

就像本地的社員,他們就知道拿這個飛在洪水裏一頓亂撈。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叫有棗沒棗,先打上一杆子再說。

而簡騰他們卻會先弄出來一些打撈工具,然後再道邊有的放矢、進行精準救人。

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往往本地產隊的社員們,只能救起來3個人的話。簡騰他們卻能撈起來8個被洪水沖走的受災群眾。

羅旋嘆口氣:“好了,聽話。我就去咱們生產隊的堤壩上,看著他們怎麽救人。要是我躺在這裏,心裏面也不會安心。”

黃萱因為先前錯怪了羅旋、認為羅旋眼睜睜看著那些、在洪水中苦苦掙紮的受災群眾而置之不理。

心有愧疚的她不同意:“羅旋,我求求你了,你先養好自己的傷再說吧。”

“扶他去吧。”

張曉麗幽幽開口道:“你讓他躺在這裏養傷,而外面的洪水滔天,無數受災群眾在洪水中掙紮……黃萱同學你要知道,這種情況下,羅旋是躺不住的……”

見張曉麗發話了,黃萱無奈,只能和張曉麗一起攙扶著羅旋出了飯店,艱難的朝著十裏鋪生產隊走去。

【PS:無定河每年到了開春,水量都會劇增,損失肯定是有一點的,區別在於程度不同而已。

另:這些年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塞北也會下雨,而且會下很大的暴雨。

整個榆林城三街,積水深達50cm……這種事情也是發生過的。

汽車北站那邊,洪水沖毀了房屋的事情也是有過的,這都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