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團年吃八大碗(第3/4頁)

好在塞北很是注重禮儀,大家夥兒可以狼吞虎咽,但卻沒有人在桌子上爭搶。

好在沒有那種拿著陶罐過來,一把就將菜倒進自家壇子裏、打包帶走的家夥。

生產隊裏的社員們,各自呼朋喚友的、組建成一桌一桌就餐。

而羅旋、張曉麗,彭勇還有2位來自於巴蜀的廚師,以及本地的2位廚師。

加上汪春花、竇建德,還有李會計,一共10個人,則另坐一桌。

這一桌子上的菜,和社員們的菜品不一樣。

因為那兩位廚師,是來自於巴蜀的人,他們吃不慣本地的八大碗。

因此這兩位廚師,便按照巴蜀過年那邊的習俗,做了個九大碗!

比人家的八大碗,還足足要多出一碗: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

蒸整雞,蒸整鴨、蒸肘子。

豆瓣膀,還有甜燒白、和鹹燒白。

生產隊的社員們吃的八大碗,而生產隊的幹部們,則是吃的九大碗。

原本,大家夥兒都很反感搞特殊化。但十裏鋪生產隊的社員們,對羅旋他們另開一桌席面,卻毫無怨言:

那一桌宴席,

是人家羅旋自己掏錢置辦的。而且掏錢的時候,是在飯店裏、當著大家夥兒的面。

羅旋把30塊錢,當眾交給李會計,讓他做到飯店的公帳裏面去。

而羅旋之所以這樣做,

一來呢,是好讓遠離故土的那兩位巴蜀廚師,能夠在塞北好好過個年。

二來呢,

也好讓本地那兩位廚師,也見識一下真正的巴蜀宴席菜品,以便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廚藝、拓展他們的視野,拓寬一些他們的見識。

其實單獨擺這麽一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

因為十裏鋪生產隊的知青點,已經修建好了。3孔嶄新的土窯,一字排開的,坐落在村外的一處山崖下。

所以這一桌宴席,也可以算成羅旋和張曉麗、以及彭勇三人的喬遷之喜。

喜遷新居,擺一桌子酒菜。

誰也說不出來什麽。

飯店的大堂裏面,全體社員們都在盡情的享受著、或許是他們這一輩子以來,最為豐盛的一頓團年年飯。

大家正吃的熱火朝天。

忽地飯店大門口的棉簾掀起,湧入黑壓壓一群人來:“師傅,你們今天還做生意嗎?”

李會計和白富貴婆姨,趕緊起身迎了過去,“做啊!我們這個飯店,本就是為南來北往的司機朋友們,提供周到服務的。

所以我們飯店全年無休,哪可能不做生意呢?”

等到進來的十幾個司機,看清楚了,大堂中擺著的宴席。

他們不由有點局促起來:“原來你們這裏,是在辦結婚宴啊?那你們還顧得上給我們燴菜、燉菜嗎?”

原來,

十裏鋪飯店,今天因為是過大年,所有的玻璃窗上都貼上了嶄新的剪紙。

而且院子內的小彩旗,也全部換成了嶄新的旗幟。

讓人一眼看上去,很是喜氣洋洋的。

再加上在飯店外面的屋檐下,還放著秧歌隊的銅鑼大鼓、嗩呐彩帶這些道具。

才使得這些想來吃飯的司機們,誤以為飯店裏有新人結婚、正在舉辦婚宴。

在這個時期

能在飯店裏包場、然後宴請幾百位賓朋的人,寥寥無幾。

然後司機一看桌子上的菜品,心中頓感自卑:人家擺得起八大碗這種席面的人。

來頭定然不小!

而十裏鋪飯店接到了這樣的大單,怎麽可能還在乎、區區十幾個司機在吃飯呢?

因此,

那位明顯不是漢人的司機,才有這麽一問。

白富貴婆姨笑道:“怎麽,司機同志,您還嫌棄我們這個八大碗,拿不出手嗎?”

“啊?”

為首的那位滿臉絡腮胡的壯漢,聞言吃了一驚:“我們也可以吃八大碗?”

“當然!”

李會計上前,扶著對方的胳膊,請他們坐下。

白富貴的老婆很有眼色,她看見四位廚師,正在桌子上推杯換盞說的起勁兒。

心中很是疼惜、這些辛苦的廚師們不容易的,白富貴婆姨。

便自發的承擔起了上菜、端饃饃米飯的雜務。

好在這些八大碗的菜品,全是蒸菜。白富貴的婆娘,手腳又麻利。

三下五去二的,便給司機們整治出了一桌席面。

“來來來,我代表我們十裏鋪飯店,全體職工。”

李會計給司機們敬酒:“祝你們一年四季平平安安、歲歲年年暢通無阻!”

這些蒙古漢子也是爽朗,紛紛站起身來,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敬完三杯酒。

李會計隨口問,“今天都大年三十了,你們咋還在路上跑?”

那個司機嘆口氣,“別提了,我們這趟拉煤出來,一路上不是爆胎、就是斷軸。這才使得我們大過年的,也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