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19個白面饃饃(第3/3頁)

這些東西,羅旋估計張曉麗和彭勇,她們短時間內,還不一定能習慣吃這種食物。

沒辦法。

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從小就養成了的。要想在短時間內改變它,是很難的……

所以自己今天買的這些東西,其實全都是,用來送給老李頭的。

送禮物,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在第一次送禮物的時候,就把分量整的足足的!

力圖一把將對方砸的暈頭轉向,讓他喜不自禁!

這樣一來,

對方對自己的好感,便會如怒海生波、洶湧無比。

第二種送禮物的方式,就是細水長流。

隔三差五的送上一點,但每次的數量都不多、禮物的價值也不高。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老李頭對自己的好感,會如娟娟細流終究匯聚成河,延綿不絕……

得好好結交老李!

畢竟以後自己和張曉麗她們,在這邊插隊,還需要帶很長很長的時間。

今天來接自己的這個老李頭,他或許有一點點小小的狡黠、有一點點他自己的小心思。

但總的來說

老李頭還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做事情能夠盡職盡責的人。

塞北的莊子裏,那是和巴蜀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這邊的生產隊裏,幾乎就是幾個大姓,就能組成一個完整的莊子。

也就是說:

塞北的一個生產隊裏,絕大部分的社員,就那麽幾個姓氏。

真正有話語權的人,也只會出自於這幾個大家族。

李姓,那可是一頂一的大姓!

只要自己和老李頭搞好關系。便能在生產隊裏,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

就能夠讓自己和張曉麗、彭勇,快速的融入他們當中去……

農村生活,都是人情社會。

它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的小社會。

要是自己不能融入他們當中,以後辦起什麽事兒,來都是礙手礙腳的。

很難讓人施展拳腳。

買好了東西,羅旋轉身回到飯店。

此時的張曉麗、和彭勇,早已經吃飽了。

飯量非常非常大的老李頭,他肯定是沒吃飽,只不過老李是想把剩下的飯菜往家裏拿。

所以老李頭是在盡力克制著,他自己的口舌之欲罷了……

一行人坐在驢車上,趕在天黑之前,總算回到了老李家。

塞北的村莊,和巴蜀確實差異很大。

在巴蜀地區,

一個生產隊的社員們,並不會聚集在一起居住。而是根據山勢地形地貌,散落四處。

但在竇家仡佬生產隊,

所有的社員家的窯洞,都是沿著一個大大的通道,整齊有序的排列於道路兩旁。

等到老李的驢車,剛剛駛入生產隊的村口。

竇家仡佬村的生產隊長,他們就已經接到“知青到來”這個消息了。

等到羅旋、張曉麗,彭勇回到老李家,剛剛把行李放下。

“喲,歡迎歡迎!歡迎你們這些知識青年,來我們竇家仡佬插隊、歡迎你們來幫助我們生產隊,進行農業生產建設!”

這個生產隊長,是一位40來歲的魁梧漢子。

個子很高,人挺瘦。

只見他一進入窯洞,便熱情的箭步上前握手,“辛苦了辛苦了。你們還沒有吃飯吧?

來來來,老李頭,今天這些知青,我就先帶回家去款待一頓。明天你們再商量著,給人家怎麽搭夥做飯吧。”

老李回道,“那好!隊長您放心,明天我就讓家裏的婆姨,給他們做一頓粉湯、扁食。算是給知青客人們接風洗塵……”

說著,老李頭趕緊溜回他的窯洞裏去,再也不出來了。

他這是忙著把白面饃饃,拿回他居住的窯洞裏。

一個是好向他自己的婆姨,顯擺一下。

第二個呢,老李是害怕被別人看見這些東西。

畢竟,老李私下裏收受知青的禮物,總歸影響不太好。

心裏有點發虛的老李,現在是巴不得生產隊長,趕緊把羅旋他們帶走呢!

反正款待知青們,晚上喝酒這事兒。

老李弄不了!

他家已經好幾年,都沒聞到過酒香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