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開荒種地(第2/3頁)

那麽明年再掉過頭來:剩下的那一半的地,再用來繼續種植大豆。

而這邊這塊地,則用來種植蔬菜。

一半種大豆,

剩下的地,其中四季豆、芹菜、芫荽、牛皮菜,什麽茄子辣椒、韭菜糯玉米,都種上一些。

原本有很多品種,

其實在內地的話,這個季節就已經不適合種植了。

但這裏的氣候,確實與眾不同,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

再加上這些種子,都在空間裏面經過了變異、進化的。

其種子抗病力、適應力,都有極大的提升。

所以羅旋打算試試。

至於到時候,能收多少算多少,羅旋暫時還沒有去考慮那麽多。

反正只要保證、其中一大部分的蔬菜,能夠正常生長。

就算成功了。

帶著張曉麗、苗美莎,羅旋用溪水裏面的淤泥,摻雜著地裏的土壤。

搓成一個個像窩窩頭形狀的東西,一一擺放好。

娜沐好奇,“這是要準備做什麽?”

“育苗,培育玉米苗。”

羅旋一邊搓泥團,

一邊回道,“每一個窩窩頭裏面,摁進去一粒玉米種子。然後等到有一乍高的時候,再把這些玉米苗,移植到地裏面去。”

“你們種地,真的好奇怪哦!”

娜沐很是不解,“我們寨子裏種玉米,都是刨一個坑,然後丟進去幾粒玉米。

伸腳踢點土,把它蓋住就好了……哪有你這樣麻煩?”

“而且,你這樣種玉米。”

娜沐噘嘴道,“要是種植半個山頭的話,還不得把人給累死?”

羅旋問她,“那你們種植半個山頭,收獲的玉米多嗎?”

娜沐搖搖頭,“很少,有些時候甚至連種下去的,那一袋玉米種子都收不回來。”

“這不就完了麽。”

羅旋道,“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漫山播種,結果根本就沒什麽效益。累了半天,你說你們家裏那樣種地,圖個啥?”

娜沐好奇的問,“難道像你這樣種玉米,難道就能收糧食多多?”

“那是肯定的。”

羅旋點點頭,“讓我們看看最後的產量吧!反正現在,也和你解釋不清楚的。”

現在自己既然要想,去改變這裏的人文環境。

那就只能跟她們鼓勵,而不能泄氣。

所以自己,得說的非常的肯定才行。

而要想正確引導娜沐、娜麗她們,盡快去掌握先進的農耕方法、和耕種技術。

就只能用最終結果,去吸引她們、去震驚她們。

得用事實說話才行。

但至於為什麽,要這樣種地?

羅旋實在是沒法,對幾乎屬於文盲的娜麗、娜沐她們解釋清楚。

這種精耕細作的種植方式,不要說娜沐、苗美莎沒見過。

甚至就連從小,也是在內地農村長大的張曉麗。

她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只不過張曉麗知道,羅旋身上總有一些出人意表的舉動。

人家混了這麽多年,不也混的很成功嗎?

所以張曉麗很多時候,她根本就不會去質疑,羅旋的行為……只管按照羅旋所說的,去照做就行了。

至於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

張曉麗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糧食多了,那就多吃點細糧。

要是糧食不夠吃?

大不了就學著本地姑娘,娜沐、娜麗她們那樣:提著彎刀往山上鉆,去問大山討要食物就是了……

把玉米種,摁進“窩窩頭”這種方法。

可以極大的提升,玉米種子的發芽率。

並且用小溪裏的淤泥,與土壤混合做出來的基坯,裏面富含各種肥料。

這樣可以保證在育芽期,每一顆玉米種子,都能夠獲得足夠的肥力。

並且等到玉米苗,長得有半尺長、需要移栽的時候。

到了那時,

就可以提前預判出,哪一顆苗長勢不好,需要被提前淘汰。

這樣一來的話,

就能夠保證每一棵,移栽到地裏的玉米苗,都是根系發達、長勢良好的健康植株。

這就是“農業精耕細作”的精髓所在了:盡量提高植株的良品率、提升它的成活率。

從而達到“用最少的土地面積,獲取最大的產量”的目的。

這一次開墾出來的地,估計大致有2畝左右。

其中一半是大豆。

另外3分地,種植的是糯玉米,其中還套種了一些胡蘿蔔和紅薯。

這種玉米口感軟糯,可以當主糧吃。

再種上1分地的茄子、芹菜。1分地的香蔥、韭菜、生姜、胡蘿蔔、白蘿蔔這些,很容易種植的高產品種。

寮撾縣境內的天氣,一旦到了雨季之後,就會很寒濕。

為了驅寒,所以辣椒得多種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