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敢作敢當劉主任(第2/3頁)

猛的一擂桌子,“同志們可以想想,這個工程這麽大。

我們工地一會兒,便宜往外賣石子;一會兒又花上高價,從外面買回來條石。

這一進一出,

中間的差價,我們又能如何向上級,申請專門的款項來彌補?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費時費力的,將我們工地自產的條石,往另外的地段上拉。

可那樣一做的話,分明就是對國家財產的,極度不負責任!這是在浪費,這是在犯罪!”

“因此!”

劉主任斬釘截鐵嘶吼道:“我寧願冒著極大的個人風險,也要想辦法籌措回來一點資金,用來彌補這一筆損失。

話我已經說到這份上了,

在座的各位同志,你們還覺得我們工地上往外賣糧食,所得的款項。

我們這些工地管理人員,能得到一分錢嗎?好了,言盡於此,現在我們開始競價吧!”

聽到這裏。

羅旋一下子恍然大悟:劉主任所面臨的問題,就如同自己在後世做銷售管理之時,所遇到的很多問題一樣。

公家的財務管理,是非常嚴格,而且很嚴肅的。

財務上追求的是每一分錢,一進一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作為一線跑銷售的人員,首先追求的是要靈活:面對不同的目標客戶、不同的銷售渠道,業務人員要懂得變通。

那麽問題就來了:財務上要求一板一眼。

而一線業務人員,則需要追求靈活、需要懂得變通。

這麽一來,

雙方就產生了原則上的沖突。

見到此情此景,羅旋不禁感慨:這位劉主任,不愧是一位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好幹部!

只可惜,

羅旋估計:這位劉主任最終的結局,恐怕不會太美好……

他為了給公家節約財產。

不惜冒著極大的個人風險,往外賣條石、賣糧食。

然後將所得的款項,用來彌補工程款上面的,那些無法報賬的支出。

這種做法好倒是好,可其中蘊藏的個人風險,將會非常的巨大!

就如同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小家庭:攏共就3,5個人的時候。

可以用人情解決、可以憑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去管理、去做很多事情。

而一旦成了一個大家族、或者是一個大公司的時候,此時就需要完全用規則去管理一切事物。

所有的人和事,必須在鐵律一樣的規則監管之下,去運行。

往往到了這個時候,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不是那麽重要了。

劉主任這種靈活變通的做法,上級雖說知道,他是一心為公。

可是在鋼鐵一般的紀律面前。

無論劉主任的出發點是什麽,他都必須得受到嚴厲的懲處!

如果每個人、每件事情上,大家都是像劉主任,這麽去靈活變通的處理的話。

無論他的出發點是什麽。

其後果,就是導致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行,將會受到嚴重的沖擊和破壞……

這樣看來,這位劉主任不挨收拾,誰挨收拾?

其實白宇和鐘主任二人,他們也是和劉主任一樣:懂得去靈活變通;

懂得如何去繞過冷冰冰的規定,來處理很多日常事務。

但他們與劉主任又有所不同。

尤其是白宇這個人,他非常的圓滑。懂得在不破壞現有規則的前提下,適當的去變通行事。

而不是像劉主任這般:赤果果的去挑釁現有規則。

不過,

至少目前,劉主任還能扛得住,羅旋就得趁劉主任在職期間,趕緊多弄點糧食。

至於以後的事情,自己就管不著了……

台上的劉主任講完話之後。

接下來,

便是由他的副手,來主持這一次糧食的競價活動。

“大家先安靜。這一批糧食呢,一共有1萬斤,也就是5噸。其中,粗糧細糧各半。”

工地副主任介紹道:“可能在座的很多老熟人都知道,我們工地裏,每天能節約出來的糧食也是1000多斤。

一個星期下來,也就能夠積攢個5噸。”

“因此,這一批糧食還是按照往常一樣。大家夥兒可以整批的競價,也可以幾個人湊起來,一起將它拉走。”

副主任道:“你們其中,如果誰對下個星期那一批糧食,感興趣的話?可以私底下給我們報個價。”

“不過,這個報價可不允許摻雜水分,一口價叫到底!”

副主任警告大家:“如果誰要是心存僥幸,敢報一個很低的價格的話。

從此以後,

我們工地上,將不再接受他的報價、不再允許他參與預購下一批糧食。”

一口價?

考!

這一招,夠狠呐……

這種有點類似於‘暗標’的報價方式,大家各自會遞一張紙條,將自己心中、最高能接受的糧食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