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這是一個銷售高手(第3/4頁)

這樣一來,資金不就回籠了嗎?”

這個時期,

可沒有什麽實銷月結、賬期,更什麽代銷之類的說法。

單位之間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甚至是先打貨款、後發貨。

反正都是國營單位,誰也不怕誰賴賬。

只有發展到了後期,各個地方的集體企業、公家企業,因為效益不好,造成了大家的流動資金都很緊張。

最後,才會導致出現了無數的“三角債”,造成原本就經營困難的這些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當時的情況,“三角債”甚至嚴重到了,國家還專門為此,成立了一個“三角債專項清理領導小組”。

但在這個時期。

紅星農機廠,只要把貨發到其它的供銷社庫房裏面,就不存在什麽“收款難”這一說。

這就相當於,只要農機廠能夠把貨壓出去的話,就能收到大量的現金回來。

聽完羅旋的話。

劉富貴搖搖頭,“現在離收割水稻的時節,還早著哩!那些供銷社的生資門市,怎麽會願意拿錢出來進貨呢?”

羅旋嘿嘿一笑,“劉福貴同志啊,首先你要先知道一點:這天底下,就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

哪怕就是狗屎,它也得有個狗屎的價錢。”

陳曉端眉頭一皺,“羅旋,你的意思是,我們廠的農機也降價?靠著低價,去搶占別人的庫房?”

羅旋搖搖頭,“打價格戰,損人不利己,那樣最後會搞得大家都沒錢賺。”

“劉副廠長,你可以想象一下,咱們公社那位供銷社主任,他首先放在第一位的,是單位的利潤嗎?”

羅旋道:“並不是這樣的。他首先追求的,是他自己的工作成績。各級供銷社,都有大把的流動資金,放在賬面上閑置。”

“既然這樣,我們就給他送上一個業績吧!”

“開一個訂貨會,每個公社裏的供銷社,如果訂上20台打鼓機,就贈送2台。縣級供銷社,訂貨100台,贈送10台。”

羅旋道:“這樣一來,在他們做月報表的時候,就可以向他們的上級,說自己‘爭取’來了多少台打鼓機。此舉又能給單位上,創造出多少效益……”

這個時期的供銷社,他們的經營理念並不靈活。

幾乎就是按部就班的:進多少貨,賣多少貨,中間給單位賺取了多少利潤。

然後再把利潤統統上交。

而供銷社需要資金的時候,上面自然會往下撥款。

因此,

這就造成了供銷社的負責人,他們對商品的單價並不敏感。

對單品所創造出來的的效益,也不是特別清楚。

就那麽稀裏糊塗的進貨,稀裏糊塗的賣,反正又沒有誰和他們競爭。

所以,

在這些供銷社的銷售報表上,正常的虧損、或者是賺取的利潤,都很平常。

並不能算作是負責人的工作成績,虧損了也不算失誤。只不過是臉面上,有點不好看罷了。

而羅旋提出來的、這種買贈的促銷形式,在後世已經司空見慣、屢見不鮮了。

但擱在這個時期,卻是一個新鮮事物,大家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假如一個縣級供銷社,采購200台打谷機的話,紅星公社的農機廠,就能贈送他20台。

這樣一來,

這額外的20台打谷機,在這些供銷社做賬的時候,就能把賬面做得非常的漂亮。

這可是給單位上,爭取來的額外的利潤呢!

至於占壓資金?

這個低級問題,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向上級打個申請就行了。

這種往外出貨的方式,供銷社算賬的時候,會覺得他們很劃算:足足節約了10%的資金呢。

而農機場,則是按照生產成本價來算的。

因此,

站在農機廠的角度來看,這可比銷售價降價10%,要節約一大筆錢。

而且,紅星農機廠的產品,搶先占壓了那些供銷社的庫房。

等到農機銷售進入旺季之時,這些供銷社的負責人,要想再進一批別人家的貨。

卻看見自家倉庫裏,已經是滿滿的一堆打鼓機……

不用說,他們絕對沒多少繼續進貨的意願。

現在通過這個法子,解決了農機廠出貨的問題。

但還要想將銷售市場,給牢牢的搶占在自己手裏的話,這還遠遠不夠。

產品倒是給人家壓進去了,還得幫人家解決掉“賣”的問題。

要不然的話,下一次,這個法子就不太好使了。

為了解決銷售渠道,最後那一步,擱在後世,就叫做決戰終端。

於是,羅旋又向劉富貴提出一個建議:搭贈。

也就是在往各個供銷社、門市上,送貨的時候。

農機廠的銷售人員,私下裏,會給那家供銷社的營業員,塞上一大摞毛巾、幾個漂漂亮亮的搪瓷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