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采購一回(第2/2頁)

營業員巴不得處理掉它才好哩!

稻種是紅星鄉裏的供銷社,每年會預先做一個預算。

評估整個紅星鄉裏的所有生產大隊,一共有多少畝稻田、需要多少斤稻種。

然後鄉供銷社,會上報給縣供銷社的采購部門。

縣供銷社,則匯總所有的鄉,全部的需求總量,然後把稻種的生產任務,呈報給縣農業局、物資局。

這些上級部門,則會把生產任務,下達給那些專門負責耕種稻種的生產隊。

稻種產量很低。

一畝正常的中等稻田,可以收獲稻谷300多斤,但種稻種的話,則只有100來斤的產量。

聽起來稻種的產量,有正常稻谷的1/3收獲,好像專業種植稻種效應很高一樣。

其實不然。

培育稻種很費人工,需要社員們不停的給禾苗除草、授粉。

加上還有各級供銷社的人工成本、運輸、保管損耗。

所以,稻種出售的價錢,最終就會達到正常稻谷的4倍。

一斤稻種,供銷社賣6角3,而糧食價錢一般在1角7分5。

但稻谷帶殼,就賣不了那麽貴。

所以生資門市上的稻種,定價為6角3一斤。這個價錢,也是經過供銷社精心核算過的價錢,並不算貴。

但無論供銷社預計的怎麽精準,預備下稻種也只能多,而不能少,所以每年稻種有一點點積壓,也是非常正常的。

買好稻種。

羅旋又買了一些大辣椒、朝天椒,和大白菜、紅蘿蔔種子,這些種子又花去羅旋2塊2。

買好種子,羅旋轉身出了供銷社“生資門市”的大門。

羅旋穿過沒什麽人閑逛的街道,在馬路對面的中學學校巷子裏,閃身進入空間,把所有的種子都放好。

然後羅旋又去“日雜門市”。

供銷社日雜門市上,一口小鐵鍋賣7.3元。

想了想,羅旋終究還是沒舍得掏這麽多錢,去買口鐵鍋。

退而求其次的羅旋,花了1塊2,買了兩口粗砂鍋。

這種砂鍋做工粗糙,用料也很差,和屋頂上的瓦片差不多的質量,只不過比瓦片更厚實一些。

羅旋打算在自己的“新家”裏,放上一口砂鍋,然後在空間裏,再放上一口。

買好砂鍋,再買上一把菜刀、幾只粗瓷碗、鐵勺湯勺,做飯的工具就算湊合著夠用了。

羅旋買什麽廚具,都是盡量買成雙份。

這樣一來。

自己就可以換著地方,弄點好東西吃吃,這樣對自己來說,方便一些,免得把廚具不停的搬來搬去。

以後自己吃飯有了保障,就能盡快的把自己的身體,給養的強壯一些。

要不然,等到空間裏需要收獲莊稼的時候,自己哪有體力去收割接近一畝那麽多的水稻、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