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錦繡良緣1(第2/3頁)

遠處牽著馬的流光見狀偷笑,愉快地牽著馬走了。

偏偏這馬也聞到了草料香,不想走,流光使勁拉它,嘴上念叨:“蠢馬,現在不走,你就等著公子將你抵給酒樓吧!”

果不其然,他們的身影剛剛消失在拐角,王晏之剛好轉頭,沒看見馬,眼中溢出失望。

都已經聞到佛跳墻的香味了,王晏之這步子實在邁不開,饅頭也啃得沒滋沒味。

眼見自己就要被驅逐,他眼尖地看見酒樓門口貼著的告示。

上面寫著新店開業,為迎接新客,也為見識揚州才子,開業前三天菜品一律八折,且酒樓設有題目,若能答對者,可獲得相應獎品。

參與者得筆墨,答對一道至七道題者,得相應銀兩,答對八道題者,酒樓一餐免單,答對九道,百年女兒紅一壺,十道題全部答對,前朝名家大儒孤本一本。

別的書生皆對孤本心馳神往,積極參與,開業三日,酒樓日日爆滿。

唯有王晏之,目光毫不掩飾地落在答對八題的獎品上。

免單。

再擡頭時,方才的隨意已經盡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興致勃勃,眼中冒光。

“我要進去。”他對護衛說。

護衛笑,“你有銀子嗎?”

王晏之下意識要搖扇子,手上一空,才想起自己路上什麽都丟了,自然包括那把自畫山水的扇子。

“沒有,不過招牌上寫,凡來酒樓者,皆可參與答題,並未限制參與之人。”

護衛們笑成一團,上下打量了一下王晏之,“你?”

“小子莫要玩笑,我們東家雖心善,卻也不是軟弱可欺,你若是驚擾了酒樓開業,只怕隨意不能離開。”

不離開豈非更好?他可惦記著那佛跳墻!

“左右你招牌上也未寫不許衣衫不整者參與,那我進去有何不可?你們想,若是我這般人卻得了獎勵,消息傳出去,酒樓名聲豈非更響?”

眾人:“……”

如你這般之人都能答對題目,那這酒樓揚的究竟是名聲,還是笑話?

“哈哈哈,這位小哥有志氣,左右我等也以困在第八題許久,若是有人答對,也讓我等長長見識!”樓上有書生搖扇輕笑。

雖是讓王晏之進來,卻是滿口笑言,顯然並未將王晏之放在眼中,不過是笑他一個乞丐,也敢不自量力。

當今正值國運昌盛時,百姓安居樂業,家有余糧便可送子女讀書寫字。

書生越多,不得志的書生更多,他們見王晏之識字,也直以為他是其中一員,並不稀奇。

得益於他人想看笑話的想法,王晏之成功得入酒樓。

方才最先開口那人表示,“小哥既有志氣,想來也不屑占便宜,十道題,我等已經解至第七道,你也當一一解過,我等才心服口服。”

其他人聞言也跟著點頭,“是啊,你這小子該不是從哪兒聽了答案來,想渾水摸魚?”

“兄台此言差矣,這位小哥既敢來,想來也是人窮志不窮,大家既同為讀書人,何必互相為難。”

眾人笑作一團,心知說話那人並非是當真為王晏之說話,而是以讀書人諷他,這世上,可不是隨隨便便識得幾個字,便可稱之為讀書人的。

這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將王晏之架在台上,宛如那伶人戲子,唱戲給人看。

王晏之心道,原來這便是揚州文風。

他對四周的調笑嘲諷置若罔聞,徑直走到大堂,隨意挑了個位置坐下,舉止從容,身姿氣韻皆非尋常人所有。

“小二,將你家題目報來。”語氣輕松仿佛隨意拉家常,絲毫不將那些難了眾人三日的題目放在眼中。

眾人笑聲一斂,忽然有種他們在那人眼中才是伶人戲子的感覺。

可笑,可笑,不過一乞丐,便是曾出身大戶人家,會讀書寫字,如今也不過一破落戶,真有本事,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地步。

眾人此時心中不以為意,然而隨著王晏之聽過一遍題目,張口便應答出口,無論是對子還是字謎,是經綸還是詩詞,皆張口便來,仿佛連思考也不曾。

且詩詞對子水平極高,比他們如今推崇的答案還高明許多。

第一題答出時,眾人尚且神色淡定。

第二題答出時,眾人也不曾上心。

第三題答出時,已經有人挑眉詫異。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

第八題答出時,所有人都坐不住了,有人心神不寧,有人面色驚異,有人當場拍大腿站起身,“好!”

看向樓下大堂中那名神秘的乞丐時,眼中再沒有方才的輕蔑和鄙夷,反而是欽佩居多。

甚至樓上雅間也開了幾扇窗,有姑娘雙兒探頭向下看。

江南地界富庶,女子哥兒的地位也更高,男女大防沒那麽重,只要正常相交,而非私下相會,皆不會有人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