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宣自建朝以來,開國皇帝為了壓制士族的力量,也為了壓制世家大族。

特意開了太學,由各地方推舉有才之人,或有賢明之人前來學習。

太學是稷下學宮的升級版,太學中的學生,大多數都有真才實學,而且他們有著監督朝廷百官的意思。

開國皇帝特地賜予太學的學生一種特權,鳴鼓申冤,暢所欲言,直達聖聽!

也許當了官之後,這些學生就沒有那麽多的能言善辯,也沒有那麽多的勇氣。

但是現在還是學生,他們內心中還有勇氣,有著一腔熱血。

太學中的學生們聽著袁公被害,一入天牢這件事,憤怒了!

“袁公此乃當世聖人!”

“災民不應該被殺死,就算是有瘟疫的跡象,殺死所有的災民太過兇殘!”

“此命令太殘暴了,殘暴不仁,不是明君之像!”

“我們趕緊行動吧,再不行動就晚了!現在也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能救一個人就是一個!”

太學的學生們越說越激動,他們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

學生能有什麽壞想法?

他們只是想讓皇上收回命令,做一個當世明君。

“皇上應該下罪己詔,才能解決此事!”

於是大批的學生能言善辯,團團聚集在皇宮外,大聲的議論著。

向圍觀的老百姓們傳達他們為什麽跪坐在皇宮,並不是逼迫皇上做什麽事。

老百姓們真是恨不得豎起大拇指,心裏都紛紛的想著: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皇宮

禦書房,文離帝得到消息之後,就覺得胸口一痛,嗓子嘗到一絲絲腥甜,一張嘴竟然吐出一口淤血。

一口鮮血吐出來之後,文離帝整個人都變得蒼白無力,躺靠在龍椅。

文離帝內心中充滿了悲憤,咯噔一聲,就抽了過去,暈倒了。

“趕緊傳禦醫!”

劉千歲臉色一變,可不能讓小皇帝出事了。

禦醫們前來為皇上診脈,一摸脈向,心中就咯噔一聲。

幾位禦醫都不敢下定論,你看我來,我看你沒有人敢下方子。

禦醫們可不敢下猛藥,他們只求無錯,不求全對,保險為準,治病為輔。

“還不趕緊為皇上抓藥,還在這裏等著幹什麽?皇上要有一絲閃失,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劉千歲聲音陰柔且囂張,但使禦醫們都害怕的瑟瑟發抖,不敢有任何的反駁。

實在是劉千歲名聲在外,赫赫有名的惡人,朝廷的滾刀肉。

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

所以禦醫們不怕朝廷的官員,卻很怕劉千歲名聲在外的陰險狡詐宦官。

禦醫們不敢亂動,只能看著院正大人親自寫藥方,大家在相互的查閱添加點藥材,這就是連坐,一旦出錯,眾人皆完蛋。

禦醫們真的是不敢說實話,因為他們已經摸到文離帝的脈搏,說實話並不好,感覺將一口精血噴出去。

人活一口氣,心氣被戳斷了,就愛生病,再好的身體也架不住生病。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聰明的人容易想多了就容易出事。

文離帝就是一個聰明人,被灌了幾碗藥下去之後再次醒來,整個人也非常的生氣,

“陛下,您可不能再生氣了,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你一定要放寬心呀。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劉千歲手裏端著一碗藥,苦口婆心的勸說。

他雖是驕傲,但也知道自己的所有權力來自於文離帝,下一任皇帝絕對不會信任他。

文離帝躺在龍床上,眼睛瞅著上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為什麽所有人都要來逼迫朕?’

‘朕哪裏做錯了?’

‘該死的世家,該死的高丞相……’

‘通通都該死,忤逆朕的人通通都該死!’

‘這是朕的江山,沒有人能剝奪,除了朕自己!’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文離帝,走出來了新的道路,他變態了。

文離帝陰沉的想著,如若這個江山不能留在自己手中,有人想搶的話,那他更想把整個江山毀了!

劉千歲就覺得後背一冷,看一看小皇帝的臉色,也看不出來他在想什麽。

“劉真,朕命你去請出來袁太尉,再讓高丞相去平息太學學生們的怒火,快馬加鞭傳朕的口諭,焚燒災民的屍體,沒有感染的災民,發放糧食遣送回原籍!”

文離帝聲音虛弱,說話卻充滿了條理性。

劉千歲趕緊謹遵文離帝的命令:“遵命陛下。”

皇宮外,太學學生們跪了幾個時辰,從白天到了黑夜。

終於來人管他們了,再沒有人來,這些學生們都要跪死過去。

高丞相接到皇上的命令時還不情願,但是禦林軍不聽廢話,被強硬的帶了出來。

高丞相一出現,立刻開始大聲的訓斥這些學生:“爾等這是在逼宮嗎?需要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