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正統百年(第2/2頁)

其詭異玄妙,遠不如眼前這噬人血肉神魂的鬼怪!

康王雙目微眯,作為周氏子孫,當然知道老祖恐怖,然而生死關頭必須團結一致,笑著說道。

“我等合力推翻暴君,當以何名頭冊立新君?此事需盡早議定,給天下人一個說法。”

堂中眾人心神驚懼不定,受這叔侄二人言語引導,自然而然的開始暢想恢復“古禮”後的幸福生活。

書上記載,百年前世家勛貴打死泥腿子,只需賠幾兩銀子而已,哪像現在動輒無期、死刑。

堂中沉默半晌,一名黑袍人說道。

“鄙人曾查閱先朝正統年間典籍,其中有記載先皇出身,乃是上古湯氏後裔,遭異族滅族而流落民間,後為東廠督公收為義子。”

“遂以先皇血脈論,當今乃是篡權,得位不正!”

康王微微一怔,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有人敢懷疑老祖的正統地位,偏偏聽起來有幾分道理,足夠用來搪塞天下人。

“崔尚書說得有理!”

儼然聽出說話之人身份,嘴上連連稱贊,心底卻是愈發鄙夷。

難怪老祖看不上大儒!

……

寅時。

勤政殿。

禦案上有厚厚一疊奏折,足有上百份,批閱完後還有幾疊。

大周朝經歷百年大治,其強盛已經超越有史以來任何國家,囊括北疆之北,南疆之南,西域之西。

治下七十二州,每天需要陛下處理的事情太多。

換做其他皇帝,或許會將小事分權,或交由內閣,或交由六部,自己只抓大事即可,然而周易事必親躬。

大至天災人禍,貪官汙吏,小至瑣碎乏味的民事糾紛,都會親自審理批閱。

縱使屢屢頒布政令,要求官吏簡化言語,省去溜須拍馬的禮儀問候,每天需要處理的奏折也高達上千封。

周易每日上朝、批閱奏折的時間,加起來足有十多個時辰,幾乎每時每刻都坐在禦案下忙碌。

隨著武道修為日益精深,神魂也發生了玄妙變化,目光掃過奏折,瞬間就能分析出事件因果,給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片刻時間,處理好了十余份奏折。

“這個折子有趣,恒昌號取得了宿州鐵路建造權,朕記得這是盧家的商號,潁、宿二州離得三千裏,將兩州的折子取來。”

周易吩咐下去,立刻有內侍忙碌,很快將有關兩州的奏折都取了上來,其中包括東西兩場的密折。

逐個翻查,果然尋得了緣由。

“盧家嫡女嫁給了宿州牧做填房……”

周易目光幽幽,在宿州牧奏折上批閱“準許建設,進度加快”,又東廠密折上批閱道“徹查宿州牧任何罪證”。

人無完人,更何況執掌一州的州牧。

東廠查到的其他罪證,或大或小,為了立功贖罪都會讓其親口說出,是否與盧家有利益來往。

“送去東廠。”

“遵命。”

值守內侍躬身接過密折,立刻離開勤政殿前往東廠,密探天不亮就會出城,至多三日就能到達宿州查案。

百余年過去,大周朝廷早已如精密機器一般,以周易為核心監控、管理著浩瀚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