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正本清源(第2/2頁)

“以周督公睚眥必報的性子,必然還在京城蟄伏,甚至在謀劃刺殺平西王、太後。”

唐明遠問道:“殿下在京城可有商號?”

趙穆說道:“尚且有幾家小商號,表面與王府毫無幹系,躲過了東廠搜捕。”

唐明遠取來紙筆,刷刷刷寫了個方子:“此法可大量制造霜糖,以極低價成為禦用司貢品,周督公自會登門拜訪。”

“先生當真是無所不能!”

趙穆看過方子,竟然用隨處可見的黃泥水,就能將黑糖變成霜糖,價值翻了十倍不止。

“徐公公,速速將此方交給王二,走工部劉侍郎的門路入禦用司。”

“恭喜殿下。”

徐公公小心收起方子,笑著說道:“若能得督公相助,皇宮彈指可破,大業可期!”

唐明遠問道:“周督公究竟有多強?”

徐公公說道:“據宮裏傳出來的消息,三位先天宗師聯手,難敵督公一人,只能遊走纏鬥!”

唐明遠驚嘆道:“如此強橫,豈不是天下無敵?”

徐公公與有榮焉道:“自周督公馬踏江湖,陣斬劍神,江湖中人聞內侍而膽寒,當真為咱家這等殘缺之人添了臉面!”

“徐公公,在我眼中,內侍不比任何人差!”

趙穆冷哼一聲:“平西王反,母後反,唯有周督公戰至最後。史書上總是痛罵內侍,勸誡君王遠離閹宦,在我看來多有偏頗,造反的多是文官武將!”

內侍權力源自皇帝,一句話就能全部收回。

縱使出現內侍操控皇位更叠,也不會真正改朝換代,待其死後皇權仍歸於趙家所有。

徐公公等內侍聞言,感激涕零,叩首跪拜。

“願為殿下效死!”

唐明遠眉頭一挑,以趙穆的身份說出這等話,已然有寵信內侍的征兆,當即換了個話題。

“殿下對當今聖上了解多少?”

“隆慶帝?”

趙穆說道:“十三弟母親是個宮女,父皇酒醉後臨幸,生產不久就病逝。十三弟由宮中嬤嬤養大,自幼有腦疾,六歲才會發聲,如今十六歲還學不會穿衣吃飯!”

“這身世聽著,莫名讓人心虛……”

唐明遠追問道:“腦疾之事,可有太醫確診?”

“太醫診治過多次,然而腦疾非尋常病症,只能通過言行舉止判斷,並不能真個確診。”

趙穆皺眉道:“先生莫非懷疑十三弟裝傻?那時才幾歲的小兒!”

“誰又說得準呢?”

唐明遠說道:“我就一普通人,可鬥不過從小就學會裝傻,騙過先皇太後、文武百官的家夥!”

趙穆仔細回想,關於隆慶帝的所有記憶。

“先前聽內侍議論,十三弟時不時去坤寧宮,如小狗般向母後討要吃食,由於腦疾說話幼稚有趣,常逗得母後歡笑……”

說到這裏,趙穆倏然一驚。

唐明遠聳了聳肩,頗為無奈的說道。

“有趣有趣,難度地獄!”

……

正統六年。

十月。

隆慶帝守孝結束,正式登基稱帝。

民間忽有傳言,新皇得位不正,難繼大統。

又有相對應的讖語:周督公天下無敵,得督公者可得天下!

……

皇宮。

東門。

時值寒冬,北風凜冽。

周易大清早來當值,身上落了層白霜,不斷的跺腳驅寒,看似與武道低微的內侍一般無二。

同時施展聽息術,探聽附近內侍說話。

大多數都在議論如何巴結新晉內侍司提督,忠公公,也就是周易曾經的幹兒小忠子,現在投入太後麾下。

另一個幹兒小許子,成了第二任東廠督公,權勢滔天。

內侍但凡議論這兩位,必然會提起他們共同的幹爹,消失不見的易公公。

“聽說了麽,外邊都在傳……”

“得督公者得天下,好生威風,咱家能得這麽個評價,死也無憾了!”

“小聲些,你真想死啊?”

“……”

周易站在墻根處,聽著內侍議論紛紛,有人羨慕、敬仰,亦有人唾罵、詛咒。

心底一一記下,日後逐個算賬。

“背後亂嚼舌頭根,可是會死人的,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