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踏江湖(第2/3頁)

監察司上下無不是為了權勢,才匯聚在督公麾下,哪天周易這棵樹倒了,必然化作鳥獸散,或者將倒未倒時就各自飛了。

周易對此心知肚明,卻也不甚在意。

“咱家不需要有人忠心,也不相信誰會忠心!”

……

皇宮。

勤政殿。

圓公公跪在地上,匯報昨晚所見所聞。

“易公公與父母族人團聚,又收了傳承香火的養子,不自禁吃多了酒,讓刺客有機可趁……”

聽起來合情合理,又有劉太醫的診斷佐證,誰也挑不出問題。

正統帝問道:“所以,小易子真的身受重傷了?”

圓公公回道:“確實如此。”

“江湖賊人,當誅!”

正統帝說道:“從內帑取療傷靈藥,送與小易子服用,並傳朕旨意,可便宜行事。”

“遵旨。”

圓公公眼中閃過驚駭與羨慕,陛下所說便宜行事,落在下面就是機斷專行、先斬後奏的權力,簡而言之就是想殺誰就殺誰。

待圓公公退出殿外,正統帝忽然說道。

“魏先生,你曾與小易子交手,此番他受傷是真是假?”

魏公公身影飄忽,驀然出現在殿中,躬身回到:“易公公天資絕頂,真氣如海,實力堪比先天,那刺客定然近不得身。”

“所以是假的了。”

正統帝眉頭微皺,即使早有猜測,對麾下臣子欺騙也心有不快。

“小易子辦事從來果決,連雲台書院都敢屠了,此番命他去北疆查案,竟然假裝受傷婉拒,北邊當真成了龍潭虎穴!”

正統帝幽幽嘆息:“這北疆,還是大慶的領土麽?”

魏公公沉默不語,如今北疆已經成了新的邊患。

當年鎮北王兵圍狼王金帳,先皇傳出滅國封王的旨意,魏公公對此很是疑惑。

先皇解釋說,他自是知曉異姓王會影響國朝安穩,然而不封王,狼王金帳就永遠破不了,異族邊患也永遠不會結束。

換個皇帝或許會不顧前線戰事,臨陣換帥,將張元帥召回京城。

先皇曾認狼王為父,視此為一生恥辱,寧肯封王動搖國朝,也要將天狼國掃滅。

“罷了,小易子辦事合朕心意,換個人去北邊查一查。”

正統帝自是知曉,換個人什麽都查不出來,定然上報北疆無戰事,然後編造幾個天災人禍,砍幾個官吏頭顱,將京城流民解釋清楚。

那些死的官吏,或者剛正不阿,或者是忠於大慶。

正統帝反而成了鎮北王的刀子,借查流民之事,將北疆反對自己的官吏清理幹凈。

“聽說百姓談論皇帝,說什麽心想事成,事事如意,然而誰又知道朕的苦衷。明知北疆有亂,卻要假裝不知,好能安穩改革稅賦!”

魏公公沉聲道:“陛下可以先天之法,命易公公奔赴北疆,以監察司權力,應能拖延鎮北王。”

鎮北王雖掌控北疆軍政,又有先皇賜予的封地,然而名義上仍然是朝廷臣子,非必要不會真的舉兵謀反。

北疆軍卒再怎麽強橫,也難與整個大慶抗衡,更何況正統帝手中有滅國之威的西征大軍。

“魏先生,小易子與你一心武道不同,他滿眼都是權力。朕查了小易子入宮以來,所有說過做過的事,可以說時刻在琢磨向上爬。”

正統帝搖頭道:“這等性子,再突破先天,朕也不好掌控!”

言下之意,刀子不能太鋒利,哪天想將刀子折斷,免得割破手!

魏公公眉頭微皺,此等做法會寒了易公公的心,不過想到三司提督、東廠督公的權柄,陛下做的又沒什麽錯。

海公公、魏公公在宮中地位崇高,陛下都稱之為先生,然而卻沒有真的掌握實權。

除了輪番貼身護衛陛下,其他時候都潛心修行,探索推演先天之上的境界。

魏公公提醒道:“陛下還需小心,易公公未晉先天就能與咱家打個平手,此等武道妖孽絕不會甘心困於後天,或會另尋突破之法。”

“先生不必含糊隱晦,這宮中除了二位先生,也就她有突破之法。”

正統帝眼中閃過陰霾:“去年崔貴人無故小產,朕雖無證據,卻能猜到是她出手,又恰逢崔家陷入朋黨案……”

“這世上從不會有巧合,如若有,定是有心人設計!”

“陛下放心,有咱家與海公公貼身護衛,無人能靠近陛下三丈。”

魏公公也不願評論此事,後宮那位當年救了陛下全家,又以先天之尊嫁給流放囚犯,可謂天大的從龍之功。

風險高,投資大,所求自然不一般!

“還有件事需勞煩魏先生。”

正統帝說道:“今晚出宮告訴易公公,莫要躲在監察司,早些處理江湖宗門,將本屬於朝廷的山川田地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