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身中劇毒(第2/3頁)

“想死?可沒這等好事!”

周易屈指連彈,真氣打中黑影幾處穴道。

從黑影進屋到現在,兔起鶻落間不過幾個呼吸,聽到動靜的番子沖進屋內,見到僵硬站在原地的刺客。

“督公,卑下萬死!”

番子們見此情形,噗通噗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認罪。

“回監察司。”

周易站起身來,剛走出兩步,忽然雙腿一軟跌倒在地。

“幹爹。”

幹兒小印子連忙上前攙扶,見到周易面容發紫,一股股異香從肩膀處傳出。

“好烈的毒針!”

周易運轉真氣護住心脈,從袖口取出令牌,吩咐道:“速去宮中稟報,請劉太醫來給咱家診治,給林甫一晚上時間,查清此人來歷。”

“遵命。”

小印子知曉事態緊急,接過令牌運轉輕功,轉眼消失在夜色當中。

又有番子去永安坊,此時太醫院已經下值,直接去劉太醫家請人過來。

這時。

聽到動靜的周家眾人,來到正屋門外,通稟過後,周父周母以及義子周平安進屋探望。

周易盤坐在床上運功抵禦劇毒,面上青紫非但未有消退,顏色反而愈發深沉。

周父面帶憂慮,懦懦不知該說什麽。

周家興衰完全系於周易,當真中毒身亡,用不了幾日就會遭到無數報復。

那時候莫說納妾,活命都難!

周母涕淚橫流:“二娃子,你這是怎麽了?”

“母親無需擔憂。”

周易說話聲虛弱低微:“不過是中了小毛賊算計,等會兒劉太醫來了,抓幾服藥就能治好。”

“那就好那就好。”

周父稍稍松心,即使周易模樣看起來不妙,也在心底不斷自我安慰。

侍候在一旁的周平安,眉頭緊皺,很快松開眉頭,之後又露出惶恐、憂慮的模樣。

“你們先出去。”

周易揮揮手,命眾人去外面候著:“平安留下,咱家有話與你說。”

屋裏只剩下父子二人,周易打量周平安許久,嘖嘖稱奇道:“不愧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子弟,咱家終究是小看了。”

周平安心底最後一絲擔憂,立刻煙消雲散,躬身說道。

“爹爹謬贊,湯家內鬥的厲害,孩兒平日裏見得多了,也就能琢磨出一二。”

“不錯不錯!咱家當年入宮什麽都不懂,也是靠著多聽多看多琢磨,才逐漸明白事理,不過也失了本心。”

周易嘆息道:“其中得失,唯有自知!”

周平安疑惑道:“爹爹這般做法,很難瞞得過陛下。”

“咱家不需要瞞過去,而是拿出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陛下也不是定要咱家去北邊,而是老實的安穩些時日。”

“身中劇毒,正好靜養療傷!”

周易說道:“你且記得,這世上的事都是互相妥協,縱使陛下貴為天子也是如此!”

“孩兒受教。”

周平安躬身拜謝:“爹爹,是否將北疆劇變上報朝廷?”

周易沉吟許久,微微搖頭。

“過些時日罷,陛下正一心改革稅賦,如若引出北疆劇變,那些本就不願改稅的官吏,定會借此逼迫陛下退步。”

這只是表面理由,實則鎮北王割據、謀反,在周易眼中是好事。

唯有地方亂起來,正統帝才會更加器重監察司,借此不斷擴張權勢,直至能操控皇權更叠。

當然,也可能玩脫了,鎮北王謀反成功改朝換代。

那對周易也沒什麽壞處,趁著皇宮大亂席卷典籍傳承,跑到深山老林避禍,百八十年後又能興風作浪。

周平安疑惑道:“朝中大臣為了不改稅,放任鎮北王作亂,豈不是因小失大?”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嗤笑道:“滿朝文武,盡是些短視之輩,或者他們不在意誰當皇帝,只在乎自家田裏長多少糧食!”

周平安若有所悟,按照爹爹所說,官吏忠心的不是陛下,而是利益。

正統帝給的好處多,天下就姓趙,反之鎮北王給的好處多,那天下改姓張也無不可。

反正流水的皇帝,鐵打的朝堂百官!

周易隨後又問了北疆之事,諸如民生、氣候之類,書中記載太過簡略,遠不如當地百姓知曉的清楚。

約麽半個時辰。

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黑衣番子背著個白發老者進門。

老者正是劉太醫,在太醫院中無品無級,卻是公認的醫術最為高明。

“拜見督公。”

劉太醫曾為周易治傷,勉強算是有些交情,上前查看肩膀處傷口。

“這味道是彼岸花,傳聞來自域外佛國,劇毒無比,沾之即死。幸好督公真氣渾厚,將劇毒封於臂膀,否則老夫也無能為力。”

辨別出劇毒來歷,劉太醫寫了個方子,命番子速去抓藥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