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師歸來(第2/3頁)

“寫不完,可以多延期幾日,不用故意注水。”

周易稍稍提醒,照例取出典籍:“這冊《真氣還元注疏》,老規矩。”

楊晉面色微紅,拿了典籍連忙離開。

拖拖拉拉一個半月後。

楊晉才回來歸還典籍,好在寫的十萬字讀後感,比之前質量好了許多,某些感悟之玄妙堪比金丹真君。

“繼續!”

……

回到洞府。

楊晉將典籍放在桌上,抓緊時間修行法力。

本就資質尋常,誦經寫讀後感又耽擱了時間,修為已經遠遠落後同輩,再過些年就讓“景”字輩弟子超過了。

這十年。

楊晉經歷了人情冷暖。

同門從羨慕到鄙夷,從親近到疏遠。

一些不好聽的言語,縱使是私下議論,時間久了次數多了聲音大了,總會傳入楊晉耳中。

他們不敢說老祖教導方式有錯,只會說楊晉榆木腦袋,資質低劣。

修行結束。

楊晉翻開典籍,逐字逐句的誦讀參悟,心有所感便記錄下來。

讀一遍,有百十個字的感悟。

讀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讀千遍,才寫了一萬來字的感悟,隨著對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來越少。

楊晉寫十萬字感悟,至少讀十萬遍,堪稱一字一卷。

“悟道難,難於上青天!”

……

兩個月後。

楊晉姍姍來遲,終於湊夠了讀後感。

周易取出新的典籍:“小楊子,堅持不住了就與貧道說,可不會強迫於你!”

“老祖……”

楊晉沒有像十年前一樣,堅定不移的答應,猶豫片刻拿著典籍離開。

周易看著楊晉落寞背影,搖頭嘆息。

“可惜可惜,元嬰難成。”

“貧道選出來的這些道經,是八千年誦經所得菁華,每一卷都堪稱絕妙。互相之間又無重復,堅持三十年,凝嬰概率增長三成!”

東勝神洲的道經多如牛毛,連小小的玄元宗都有幾萬卷。

任何修士生前有所感悟,都可以寫成典籍,流傳後世,混在所有道經中供人挑選。

尋常修士誦讀道經,只會選擇感興趣或者有用的典籍,然而也不是此類典籍的精華,運氣好有些用,運氣差碰上個野道士,反而有壞處。

周易從無數典籍中挑出來的幾千冊經書,乃悟道之絕佳選擇。

每一本誦讀十萬遍,對道法領悟直指化神!

……

四個月後。

楊晉終於寫完了感悟,尋了個傍晚時分,躲著同門來到藏經殿外。

周易沒有說什麽,答應指點故人之後,可不是做保姆。

下次楊晉過來,已經是一年後。

“師祖,蘭莊有魔修作亂,我與同門去斬妖除魔了。”

“此事乃積累功德,不錯。”

周易愈發的老態龍鐘,身上散發濃郁的死氣,仿佛行將就木。

楊晉從儲物袋取出一摞書:“師祖,近些年凡俗又出了新話本,我給您尋來了。”

周易沉默半晌,從袖口摸出一粒築基丹,一卷典籍。

“若是繼續讀書,便拿走典籍。若想突破築基境界,便拿走築基丹!”

楊晉猶豫片刻,試探著說:“師祖,能不能都拿?”

周易嘴角抽搐,怎麽遇上的盡是些不要面皮的家夥,不過這樣的性子適合修仙界,以後楊晉顯然會混過得不錯。

“可以。”

“拜謝師祖。”

楊晉連忙將典籍和丹藥收走,唯恐周易反悔。

“記得寫讀後感!”

周易低頭翻看話本,隔幾頁就有制作精良的插圖,心底的一絲悵然頓時消散了。

兩年後。

楊晉順利築基,進入靈寶殿任執事。

自此之後,忙於修行與宗門事務,更少有時間誦經悟道。

藏經閣卻是來的勤快了。

並非是歸還典籍,而是為了與周易說說話,講一講凡俗的趣事,送上一摞新編話本,像是在照顧年老的父親。

周易反復催促下,兩三年才參悟一卷,忍不住喝罵道。

“不知長進的東西!”

“對對對。”

楊晉聽到喝罵,連連點頭應承,這模樣就像是哄老人開心。

“你且等著後悔罷。”

周易無奈嘆息,年輕時不知壽元珍貴,忙碌於那些虛無縹緲的俗事,待年老壽元將盡時,再想努力已經晚了,只能坐等壽盡道消。

過了幾年。

長時間沒見到楊晉,周易取出傳訊靈符。

“你這廝還欠著我的典籍呢!”

轉眼又過了幾年。

周易直接將楊晉抓過來,按在藏經閣,抄了兩百本典籍。

楊晉已經五十歲,在宗門弟子眼中位高權重,此時卻是苦著臉說:“師祖,這回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