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漆吳山神(第2/3頁)

周易念及至此,不禁神色凝重。

舍不得東勝神洲修行環境,又不願冒險。

片刻後。

周易嘆息一聲。

“世上哪有毫無危險的地界?縱使在海上飄蕩,說不準天地崩碎,莫名其妙灰灰了去。貧道行事如履薄冰,卻也不是膽小鼠輩,須持勇猛精進之心!”

“危機隨時都有,小心謹慎即可!”

周易取出傳訊劍符,打算詢問香火封神之事,掂量片刻後又收起來。

“距離羅漢講經已經過去一年之久,封神之事必然傳遍東勝神洲,貧道先自行打探,不能所有消息都依賴補天教!”

百聞不如一見。

況且補天教的消息,未必真實。

他們的位置太過高高在上,考慮的是修仙界發展,太過脫離群眾,不接地氣!

周易想看的是平民百姓,受香火封神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手指掐算,施展小衍神數,隱隱感應到東海之濱有一段因果。稍作回想便知曉來龍去脈,當年初入東勝神洲遇到打漁老丈,為酬指路給予了術法玉簡。

“一轉眼,竟是八十年過去,也不知老丈是否還活著?”

“且去看看,這因果怎麽了結,若無任何風險,也不妨成一段佳話!”

周易搖身一變,從白發老者化作中年道人,腳踏波濤向海岸行去。

……

漆吳山東麓。

山腳下小鎮,名喚靠山鎮。

世上以沿河、靠山為名的鄉鎮不知凡幾,多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意。

鎮子面積不大,人口數千上萬。

晌午時候本該喧嘩熱鬧,然而街上竟然空蕩蕩,僅有零零落落幾個行人,面色焦急,步履匆匆。

“好濃的香火氣!”

周易雙目靈光閃耀,小鎮上空灰蒙蒙如煙雲,正是香火願力凝聚顯化。

按照香火凝神術記載,香火願力以赤金為最佳,無色次之,青色再次,灰色極差,若是黑色那就不是香火了,而是咒怨。

“灰色願力,品質比當年林陽土地還要差!”

“那廝雖苦了百姓,表面功夫卻做得好,所得願力也是青白色。”

周易步履迅速,思索間來到一戶宅院前。

青天白日,關門閉戶,神識掃過,院中竟然正在舉行祭祀儀式。

信徒供奉香火願力的方式,一般就是上香祈禱,還願時會繁瑣些,譬如念誦經文之類,最頂級的就是按照山神河伯的規矩,進行群體祭祀。

祭祀供奉的香火願力,數量大,品質高。

奈何舉行祭祀得自願,除了一些特殊的節日,極少有老百姓願意花錢花時間,舉行祭祀供奉神明!

咚咚咚!

周易扣動門環,片刻後大門開了條縫,是個七八歲的孩童。

“你找誰吖?”

嗓音稚嫩,或許是剛剛哭了鼻子,說話聲帶有些許抽泣。

“貧道……孫行!”

周易笑道:“當年與你祖上於東海論道,留下一枚玉簡,今日心血來潮,便登門拜訪。”

“論道?玉簡?”

孩童怔然片刻,似乎明白過來,轉頭跑向院中喊道:“爹,娘,爺爺,又有人來找太爺爺了!”

“太爺爺?”

周易微微搖頭,八十年過去,凡俗已經經歷三四代人。

仙凡之隔,不止是力量!

很快。

一個老漢打開大門,身後跟著兒女孫子,躬身施禮道。

“拜見仙師,晚輩吳瓊,家父築基失敗,已然故去三十三載。”

“那太可惜了。”

周易來時便心有所感,也不禁嘆息,那老者天性豁達,縱使修行有成也甘於打漁為生,心性比許多築基、金丹還要高明。

奈何仙道艱難,並非心性上佳就能走得長遠!

“仙師請。”

吳瓊在前面帶路,進了院子率先看到一座祭壇,青磚壘成高二三尺高。

祭壇上矗立龍身鳥首神像,六尺有余,竟是通體以靈玉雕琢,前方供桌上擺著玉璧、帶毛的野獸,以及六碗糯米。

周易好奇道:“這是漆吳山神?”

“正是。”

吳瓊眼中閃過異色,恭敬的對神像施禮,說道:“山神庇佑我等數百年,父親修行功法亦是山神傳授,所以在院中搭建神像、祭壇。”

“不止如此吧。”

周易話音一轉說道:“這鎮子上家家建造祭壇,莫不是他們祖上,也得山神傳法?”

“這……”

吳瓊面色糾結,既不願欺騙父親故舊,又不敢說山神壞話。

“你這是在舉行祭祀儀式?”

周易揮揮手,從神像攝出香火願力,施法凝成一顆灰色珠子。

理論上來說,百姓自發的舉行祭祀,至少也是青白願力,然而這灰蒙蒙顏色中,蘊含了不知多少怨念。